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这是不少年轻人的生存现状。
忙忙碌碌中,养生文章越看越多,熬夜放纵,几乎从不落下;病痛找上门来时,从不会打声招呼。
平日里,30几岁的年龄,足够让人自嘲是个在生活中“骑虎难下”的中年人;可面对癌症,这个数字还是那样单薄。
疾病往往是日积月累的造成的
我们身边可能会存在这样一类人,平时看起来身体硬朗,没什么病,突然有一天就得了一场病倒下了。一部手机,在刚刚开始使用时,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手机开始出现反应缓慢,死机等现象,这一过程不是一夜间就出现,而是日积月累而产生。此时我们可以恢复出厂设置,清除一些缓存文件和垃圾软件,你会发现手机又变得好用了一些。
突发疾病
这就像我们的身体,年轻时透支使用,不注意保养,等到突然有一天倒下了,我们就会很奇怪,明明身体很好的,怎么会成这样?但是,我们的身体无法恢复出厂设置,只能花钱找医生看病,而癌症、心梗这些慢性病往往在体内发展了很长时间才爆发,爆发之前并不会有什么异样。
也就是说,在患病初期,这些病症很难被人们及时察觉,但是一旦爆发就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这样的“重型武器”去治疗!
中国亚健康群体达70%
据专家介绍,中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这70%的人通常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身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健康隐患。
没病也有养生保健的必要
专家建议:医学界,包括医学教育界应将工作的重点从单纯的治病转到防病、 健康是一种习惯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有人“无知无畏”,生于无知,死于无知,一场大病,医院没进就身亡了;还有人“有知不为”,有健康知识,但知易信难行更难。比如知道抽烟有害,但不相信害处那么大,所以对戒烟不上心,“戒烟有什么难,我都戒了一千次了。”
更多的人则是“有知难为”,在他们眼里,“吃得要少要糙,走路要多要快”,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很困难,很痛苦”。
其实,健康就是一种习惯。
年轻不等于健康
不要因为自己年轻、平时身体健康就觉得疾病很遥远,人这一生得重病的几率高达72.18%,超过1/3的人会患癌,45岁到65岁更是疾病的高发期,提前预防很重要。
养生保健需要主动出击
健康60%来自于你自身,只有8%可以靠医疗,所以养生保健需要主动出击!我们不能把医疗保障建立在被动疾病治疗上面,而应建立在主动的疾病预防上面,记住: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健康就是金子一样的东西。”人生可以没有金子,但不能没有健康,只要健康存在,自然就会有金子,因为金子是人创造的!没了钱我们可以去打拼,如果没了健康,你的生活即将走向衰败和灭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