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我是什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教

时间:2024/1/13 19:40:28 来源:衣服 作者:佚名

市场营销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e/wap/show.php?classid=34&id=1569096

《我是什么》是一篇寓水的知识于趣味故事中的科学童话,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通过描述水的种种变化、状态和与人类的关系,让读者猜一猜。文章的趣味性很强。

课文重点是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和严谨。

质疑导入,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指名读,读出疑问的语气。我是什么?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1、识记生字:认读多音字“没”,“淹没”的“没”是漫过的意思,应该读“mò”。“稼”的本音读“jià”,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

字理识记:“晒”与太阳有关,用了日字旁;“滴、溪、淹没、海洋”与水有关,所以都是三点水旁。

2、写字指导:“变”先写点、横,再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写竖、竖、左点、右点;“极”的右边“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捺;“片”先撇,再写竖、横、横折;“海”中的“母”先写竖折、横折钩,再从上到下写点、横、点;“带”的上面先横,然后从左到右写竖、竖、撇。和“常”比较区分。

交流课文中的“我”是什么,并说说是从哪里发现的?

小结:“我”就是“水”。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自由读1至2自然段,想一想:“我”会变成什么?圈画出答案。

交流语句,随机点拨:

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会变成汽、云。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白衣服”指的是白云,“黑衣服”指的是乌云,“红袍”指的是朝霞、晚霞。读一读,体会拟人手法的生动有趣。

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这三句话告诉我们“我”变成了什么?(雨、冰雹、雪)

同样是表示落下来的意思,三句话分别用了不同的词语来表示。品读重点词语“落、打、飘”,体会作者用词的严谨。

出示冰雹、雪花的图片,引导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冰雹像个硬球,重量大,落下的速度快,力气也大,就像“打”在地上;而雪花一片一片,十分轻盈,速度慢,适合用“飘”这个词。

读一读,读出“落、打、飘”的不同感觉。

结合生活实际,用“落、打、飘”说句子。如: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下来。

一颗小石子打在我的背上。

桃花的花瓣从树上飘下来。

2.学习第3自然段,体验“我”的生活。

水这位朋友不仅会千变万化,而且还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水都在哪里生活,喜欢做些什么?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运用拟人手法,写了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

配上动作演一演,读一读第3自然段,试着读出变化。

3、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我”的脾气。

水也有脾气,课文用了哪些词形容它的脾气?“温和”“暴躁”是一对反义词,课文用“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把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两个词集中在水的身上,表现了水多变的特点。

你能模仿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如:教室里有时候很安静,有时候却很喧闹。

小明有时候很认真,有时候却很马虎。

“我”对人类做了些什么?找出表现水“温和”和“暴躁的相关句子。

我做过许多好事……给人们带来灾害。

出示相关图片,理解意义,知道水对人类做出了贡献,有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害。

4、结合课后第三题,读一读,记一记: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照样子,说一说词语。灌溉(草地、禾苗)发动(战争、群众)淹没(农田、街道)冲毁(桥梁、铁路)

读最后一段,读出疑问的语气。

课外拓展,实践活动

1、画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2、阅读关于水的书籍。比如,谢武彰的《水会变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cpstreet.com/jsjy/1400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