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大理旅游的人一定会留意她们穿的传统民族服饰,第一次看到这种服装脑海里映射出的印象就是很像电视和戏台上的古代戏服,走路自带飘感,却不知这套少数民族的服装已经过千年的流传,是白族集手工艺之精华而作出的杰作。
白族人穿的传统服饰,材料都是取之于大自然,从丝织布到扎染最后经过刺绣拼接才能完成一套服装的制作工程,这看似简简单单的程序,但实际操作起来来可不是普通人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必须要经过一定程度的学习才能入门,要制作精美得花上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制作经验才能创作出来,就光光这里面的染色工艺就已成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说明这已是濒临失传的手工艺了,就更别说整套服装制作的程序,更是难上加难,一件上乘的民族服装就如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据后来发掘的古墓遗址中,具有新石器时代中的纺轮和一些编织工具,这说明白族人对纺织技术的工艺由来已久。白族人从织布开始完成制作一套衣服的第一步,到目前为止,还是有一些年老者传承着这道纯手工织布的过程,每制作一块手工布会花很长一段时间来完成,精华的工艺从第一步做起才能出一件精美的民族服装艺术品。
扎花是染色前的一道必须完成的程序,喜欢什么的花纹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制作好,古法杂化图案流传至今已有几百种之多,这道扎花我们土话也叫做“扎疙瘩”,使用人工折叠好的皱褶,将其用针线缝合,这时的布看上去就像毛毛虫一样皱褶,最后才能送去染色坊染色。
大理白族的染色工艺是一种特有技术,一种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东汉史书记载大理一带就出现了染色技术,这里的染色不能以我们现代化化工染色相提并论,它的每道颜色材料都来源于天然植物,经过特殊的提炼才能融成颜色,主要以蓝色为主,材料就来源于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提炼而成。
染好的成品颜色鲜艳夺目,比现代化工染色的颜色来得更加自然通透,对身体没有一点伤害,反而因天然植物的提炼犹如一味中药对身体更有好更健康。也许你担心会褪色,这可以完全放心,经过反复洗涤颜色依然鲜艳,在盛唐时期,这道工艺制作出来的成品布作为贡品呈献给大唐皇朝。
最后经过复杂的纯手工刺绣,纹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将它拼接在衣物中,精美的刺绣犹如锦上添花,能给民族服装起到精美的效果,白族的刺绣花纹多为少数民族特有的一些图腾和吉祥图案,纹在服装上更有一种民族风,也就是我们说的“戏服”的感觉。
这是一块已制作好的白族农夫的围栏,鲜艳夺目的布料上拼接着花纹刺绣,少数民族将他们喜欢的花作为吉祥图案刺绣在布料上,形成了一种视觉冲击感,一种民族特色风。
和白族人制作服装工艺如出一辙的还有帽子,鞋子,布袋等等,传承着他们数千年的民俗风情,用她们特有的手工制作技术完成一件件美如艺术品的作品,以这种方式流传着她们的手工艺技术。
白族人特有的民族服装看似简单却并不简单,以一道特有的纯天然工艺诗情画意的创造着每一件艺术品,这更像是一种文化,传承着白族人数千年的传统制作工艺文化,流传千年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