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新诊疗技术 https://m.39.net/pf/a_4975793.html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梁建伟有这样一个成语,叫做笨鸟先飞,比喻才力不如人的人,凡事比人赶先一步。在我们身边,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在抢跑,想着比其他人赶先一步。这些孩子是“笨鸟”吗?没有一个家长会承认,自己的孩子因为不够聪明,才这样子做。杭州九莲小学校长蒋晓就遇到了让她很惊愕的事——她已经有15年没教一年级了,今年这个学期接手一个一年级班级,发现班上竟然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已经学过拼音了。“15年前,基本上没有一个孩子是提前学拼音的,进了小学老师都会教的,为什么提前去学呢?”更让她诧异的是,2个多月教下来,拼音口测得满分的孩子,居然没有15年前的多。而且,现在班上拼音学得最好的,是两个不抢跑的孩子。原因是,他们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听得很专注。孩子提前学,老师教得更辛苦蒋校长对记者说,开学至今,对于孩子们的种种表现,她是五味杂陈啊。新学期开始的前两个月,语文基本是拼音学习,当蒋晓教第一课的时候,这课一度差点失控。本来从图导入,让孩子练习看图说话,渗透一些人文的内容,然后来教“ɑ、o、e”的发音。没想到,一出示图,还没开口,底下“ɑ、ɑ、ɑ”的一大片叫声,“老师,我会的!”“老师,我学过的!”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蒋晓一看,这样可不行!立即整顿纪律,问:“学过拼音的小朋友请举手。”呼啦啦一大半孩子举起了手!她立马调整策略,让会的小朋友当小老师教那些没学过的。但也不可能让全部学过拼音的孩子不停地当小老师呀,这时,有的孩子开始不要听了,坐不住的,搞小动作的,随意叫的……状况百出。蒋晓感慨道,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个月,正是形成听课习惯的黄金时期,就这样被这“学过拼音”给捣乱了!更让人生气的是,有的孩子外面学的拼音纯粹是“假拼音”。j-ü-ɑn---juɑn,中间的ü就读成了u;第三声拖着怪腔怪调,比如读ě,从孩子的嘴里发出来就是两个声调连读的声音:ěè,怎么也纠正不过来;有的孩子拼音节时,韵母读第一声,到最后才根据声调来变,如:b-à—bà,孩子拼读的时候变成了b-ɑ—bà;还有的孩子和英文字母混淆了,把d加上了尾巴,直接读成了D。蒋晓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孩子一旦学了这些不对的拼读方法,要改真心不容易。“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总是有一年级老师跟我说,教拼音阶段是最痛苦的,很多老师因此教哑了喉咙。”蒋晓说,这2个多月来,她亲身体验到了一年级老师们的不容易。学得最好的两个娃,养成了专注的好习惯先学到底有没有优势呢?蒋晓告诉记者,拼音学完后,她进行了检测,结果并不如意。“我记得15年前对孩子进行拼音检测时,一个班40多个孩子,满分有二三十个,现在一个班的孩子人数差不多,但满分居然没有以前多。”检测其实并不难,就是让学生连线,但总有孩子会连错。蒋晓说,跟15年前相比较,现在的孩子嘴巴比以前能干,能说会道,一旦做起来就不行。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蒋晓分析了一下:提前学,对于听课习惯的养成是很不利的,小Y、小X是班里很不错的两个男孩,就因为提前学过了,上课注意力不太集中,刚开始还好,慢慢地头就低下去开始玩了。检测时,自我感觉很好,认为这些拼音自己学过,没有问题,可一检测,要完全正确却很难。蒋晓说,班上学得最好的孩子并不是先学过的,而是学习习惯最好的。小D、小Y从没学过拼音,但听课习惯很好,每次都很认真地拼读,拼音认读全部正确。她说,班上最困难的是两部分人:没学过的,学习习惯较差的极个别孩子;还有就是教错的孩子,纠正不过来,失去了信心,这更糟糕了。蒋校长想对家长说,其实进入小学的2个月时间,正常情况下,孩子们都能学会拼音的,家长千万不要给“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给误导了。怎么样幼小衔接?她给了三条建议蒋晓说,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确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状况,幼小衔接到底该做些什么呢?她给了三条建议:首先,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蒋晓说,孩子进入小学后,老师有各科的教学任务,在生活照顾上会逐渐减少,很多事情都要孩子自己处理和解决。比如:要会整理自己的书包、抽屉,自己盛饭吃饭,打扫教室卫生,根据天气冷暖穿脱衣服并保管自己的衣物……因此,在家里,家长要坚持“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也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让孩子比较有规律地生活。在小学里,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都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学习成绩往往也比较优秀。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是为人的一辈子打下基础的,这件事情从小开始做,永远都不会太早。千万不要过于宠爱孩子,剥夺了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其次,培养孩子坚持阅读的习惯。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对人生的影响巨大。科学家有研究,阅读对孩子大脑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经常阅读和经常看电视的大脑发育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孩子从书中读到的故事,很多都是他所没有经历过的,他要结合自己有限的生活经历,根据书中语言文字的描绘,发挥想象力,去还原当时的场景,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阅读时,大脑就在不停地锻炼。同时,喜爱阅读的孩子知识面广,往往会比较自信,学习时也会比较专注,就容易得到同伴的认可。因此,家长要多陪伴孩子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可有意识地教孩子认字,也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识字,减少孩子阅读的障碍。写不需要,除了自己名字,没必要过多地教孩子,因为孩子手指上的肌肉没有很好地发育,而且你所教的笔顺笔画也没有老师专业。最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进入小学,有校纪校规,遵守纪律的孩子更容易被大家所认同。日常,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规则,比如在家应该遵守的规则,和孩子共同约定好;去学校参观的时候,和孩子讲讲学校有哪些应该遵守的规则;在日常的交往中,告诉孩子与人交往时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在公共场合,又有哪些规则应该遵守等。在孩子触犯规则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甚至有的时候孩子不听话,可以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小小的惩戒,让孩子对规则产生明确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渗透,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逐步形成孩子自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