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无论男女都想要一件的确良衣

时间:2025/2/25 11:51:48 来源:衣服 作者:佚名

白癜风个体化治疗方案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90814/7383275.html
的确良,九零后或许不了解这是什么,但它在八九十年代可是精致生活的标志。那时男孩子,标准的形象就是脚踏白球鞋,穿条蓝布裤,胳膊肘上套件缎面般软滑的的确良。理个寸头往街上一站,就是街上最靓的仔,彻头彻尾的酷哥。而女孩子则是穿上质地为的确良的白裙子,套上一层衬裙,走起路来仪态万方,保准让现代赶时髦的年轻人无法盗版。这的确良是什么呢?在年之前,中国人身上穿的,晚上盖的都是全棉制品。年之后不一样了,为了腾出棉花用地,好增加粮食、蔬菜的种植土地面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大量引进了化纤设备,由此引发国人的穿衣革命。挺阔不皱、结实耐用的“的确良”便是那时诞生的,大约从七十世纪中期开始,的确良面料开始走俏。它其实就是涤纶的纺织物,通常用来做衬衫短袖,好处是耐磨、不走样、容易洗、干得快。就现代人看来,它其实不良,全棉制品才比较高级。然而年代不一样,想法自然不一样,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的确良”比棉布要好,要高级。原因也很简单,耐用,人们习惯了缝缝补补又三年。而且当时买布料是要靠着布票的,一个人一年的布票为三尺,一年三尺压根不够做一套衣服。小孩子更加的耗布,有钱的可以通过黑市买卖布票,没钱的只能买回纺布。回纺布指的是将破布打烂,再重新纺成纱,织成布。这种布不要布票,可十分的不牢固,只要稍微一用力,衣服就会扯开一个大口子。回纺布还有一个毛病是很粗糙,穿在身上扎得很难受,现代最劣质的布都不一定比得上它劣质。受布票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因此是实用主义,而“的确良”结实。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布票的问题,很少有人能够将的确良穿破的,最多的是颈后部分容易磨破。还有一点是颜色,从不少剧中可以发现,在改革开放之前,整个中国的服装都是暗色系。改革开放之后观点变了,“的确良”能印染出鲜亮的色彩,鲜艳的色调让人们看了觉得洋气。不过“的确良”这一词其实可以说是个错误读法,它的原文是dacron。广东人就将其写成的确靓,靓是漂亮的意思,这是典型的粤语译法。可“的确良”进口的时候是六七八十年代,粤语并不像现在一样普及,北方人搞不清这个靓是什么东西。当然,他们也不会读,就改成了的确凉。穿了段时间后,发现这玩意儿也不凉快,这才改成了“的确良”。在化学里面,它的化学成分是聚酯,学名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单来说,就是化纤产品,由涤纶和棉混纺织成。更简单来说,穿上它就像是裹了一层有些透气的塑料布,所以它的辉煌只能是暂时的。用久了,缺点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棉的好处也越来越体现。重要的是有了更多涤棉混纺的布,棉的成分也越来越多,人自然是要选择舒适的了。所以在八十年代,的确良便被抛弃了,当然,现在的衣服中还能发现有少量涤纶的成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cpstreet.com/yjkzz/1523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