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高血压和体重呈正比戳下文

时间:2018/10/21 17:56:06 来源:亚健康_亚健康常识 作者:佚名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超重和肥胖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危险因素,而且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肥胖与高血压常常合并存在,不仅增加血压控制难度,还促进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聚集,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超重/肥胖的判定标准

超重/肥胖程度最简易的判定指标是BMI(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是用体重数(kg)除以身高数(m)平方得出的数值。

我国成人的BMI数值判定:

体重过低:18.5kg/m2,体重正常:18.5-23.9kg/m2,超重:24.0-27.9kg/m2,肥胖:≥28kg/m2

成人中心型肥胖的判断:

中心型肥胖前期:85cm≤男性腰围90cm,80cm≤女性腰围85cm;

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率为78%,女性为64%。此外,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肥胖也会增加难治性高血压的风险。

BMI及腰围与高血压前期的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超重及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前期的概率是正常体重人群的4倍。某项关于肥胖人群的试验中,超过一半的试验者处于高血压前期,且轻微的体重减轻即可使血压降至安全范围。

男性超重和肥胖将导致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分别上升22%和28%,女性分别上升16%和28%。男女性超重和肥胖人群的4年高血压发病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3.1倍和2.1倍,BMI每增加1kg/m2,未来5年的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9.0%。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Obesity-relatedhypertension)

根据肥胖与高血压发生顺序的先后,可将高血压分为两种类型;而高血压继发于肥胖,高血压与肥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且减肥有助于降压,则称之为“肥胖性高血压(Obesity-inducedhypertension)”或“肥胖相关性高血压(Obesity-relatedhypertension)”。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血压的诊断切点为≥/90mmHg,且选择合适的袖带准确测量血压也尤为重要。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是一类继发于肥胖的特殊类型高血压,控制体重能有效降低血压。

控制体重、改变生活方式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的重要防控手段。营养干预的原则为控能量平衡膳食,强调每日能量摄入总量控制、营养素分配均衡、限盐、限酒、戒烟。运动干预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柔韧性训练,强调要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心肺功能、运动系统功能、目前身体活动水平、个人兴趣等,遵循循序渐进、安全第一、及时调整方案的原则,合理制订运动处方。

不可忽视儿童与中青年超重/肥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肥胖的发生率迅速提高,成为当今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难题之一。儿童体内的脂肪沉积分布情况与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肥胖儿童普遍存在血脂代谢紊乱,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成为成年后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之一。

目前,绝大多数家长意识不到儿童高血压的危害性,虽然轻度高血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会无任何症状,但会逐渐造成人体血管、心脏、大脑和肾脏损害,在成年后会被高血压困扰。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超重和肥胖所导致的高血压发病风险降低,而中青年超重和肥胖人群是高血压防控中容易被忽视的亚健康人群。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

陶店计生办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白癜风哪儿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pstreet.com/jkzc/579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