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洋)近日,梧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梧州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方案》,到年,全市湿地面积不低于3.2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不低于2.8万公顷,湿地保护率提高到36%以上。
据了解,湿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等作用,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梧州市民熟悉的桂江、西江、潘塘公园和思良江等均属于湿地。
目前,梧州市的湿地处于“亚健康状态”。记者从梧州市林业部门获悉,污染是梧州湿地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农业水源污染等削弱了河流的水体自净功能。此外,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也令梧州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挑战。
年4月,在桂江莲花大桥附近河道,梧州航道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放流鱼苗,保持该流域水生生态平衡。(通讯员蒙甲群/摄)
《方案》要求,梧州市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快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建设,通过设立国家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小区等湿地保护地的方式,加强对国家和自治区重要湿地的保护,建立覆盖全市重要湿地的保护体系,提高湿地保护率。
1月15日,在苍海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路面填补和压平作业。(本报记者陈凡/摄)
同时,在国家和地方重要湿地设立湿地管护公益岗位,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管护联动网络,推进湿地保护与脱贫攻坚有效结合,创新湿地保护管理形式。到年,每个县(市、区)至少要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一处以上,或设立湿地保护小区两处以上,并相应建立保护管理体制。
根据《方案》梧州市将制定并完善湿地生态状况评定标准,从水量、水质、土壤、生物多样性、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护率、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到年,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2%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减少。
猜你喜欢(戳下方标题)
方便市民出行,擦亮城市窗口
全桂寿李杰云检查西江机场配套和首航仪式筹备工作
欧式庄园风格的苍海小学建成啦!梧州最美!今年春季学期投入使用
大年初六回梧州的车票你买好了吗?南宁回梧动车已一票难求
西江都市报
国内统一刊号CN45-电子邮箱:xjds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