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Limitbeauty
健康三亚
△本期嘉宾陈洁(中)、钟永皇(左)
与主持人欣怡
01
压疮到底有哪些危害?
压疮极易发生,这不仅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巨大消耗医药,护理等费用,严重的可引起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等感染得不到控制,会危及生命。
02
压疮高发人群:
昏迷、水肿患者、大小便失禁、肥胖症患者、营养不良、体质消瘦、长期卧床、脊髓创伤患者及各类骨折制动患者、老年患者等均为高发人群。
03
压疮预防:
体位变换技术
1.通过体位变换来解除压力或使压力再分布。
当为患者选择一个特定体位时,重要一点是要评估一下这样做是否确实使压力解除或使其再分布。
2.摆放体位时避免使已压红的位置再次受压。
如果再次受压将继续进一步阻塞皮肤血供,会使损伤进一步恶化,并导致更为严重的压疮形成。
3.进行人工辅助,体位变换时,抬举而不要拖动患者
4.避免将患者直接放置在医疗器械上,如管路,引流设备或其他异物上。
5.不要让患者留在便盆上过久。
床上患者体位摆放
1、使用30°倾斜侧卧位(右侧、仰卧、左侧交替进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亦可俯卧位
2.若无禁忌鼓励患者自行摆放体位,可采取30°至40°侧卧,或平卧。
3.避免使压力加大的躺卧姿势,如90°侧卧位,或半坐卧位。
4.对于卧床患者,将床头抬高角度限制于30°内,除非有医疗禁忌症,或出于进食或消化因素考虑。
抬高床头可能是必要的医疗措施,以帮助呼吸和/或防止误吸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上述情况下,推荐采用半坐卧体位。患者的体位摆放及其支撑情况应避免身体下滑而形成剪切力。
5.若有必要在床上坐起,避免抬高床头或低头垂肩倚靠,这种姿势会对骶部和尾骨形成压力和剪切力。
俯卧体位
1.呈俯卧体位时,垫起面部和身体的各个受压点。
2.每次翻身时,对俯卧位时可能有压疮风险的其他身体区域进行评估(如胸部,膝部,足趾,锁骨,髂棘,耻骨联合)。
3.每次翻身时,检查俯卧位患者有无面部压疮迹象。
俯卧位患者出现面部压疮的风险会升高。
坐姿患者体位变换
1.为患者选择一种可以接受的坐姿,尽可能减轻作用于皮肤和软组织的剪切力和压力。
2.使座位有足够的倾斜度,以防止患者从轮椅或椅子上向前滑落,调整踏板和扶手,以维持合适的姿势,使压力得到再分布。
3.当患者坐在床旁椅或轮椅里时,确保双足得到合适的支撑,或直接放在地上,脚凳上,或放在踏板上。为避免剪切力和摩擦力,为患者选择一个合适的座高。若患者的脚无法直接放在地上,应调整踏板高度,通过将大腿放置在略低于水平位的位置,使骨盆前倾。
4.减少患者持续坐在椅子上的时间,以缓解压力。
对有压疮患者的其他推荐意见
1.不要使压疮直接受压。若压力持续作用于现有压疮,则会使愈合延迟,且可进一步导致病情恶化。
2.无论正在使用的支撑面如何,不断翻身、进行体位变换。根据支撑面的特征和患者的反应决定翻身频率。没有任何一种支撑面能完全避免压力。
3.患者每次翻身或体位变换时检查皮肤有无其他损伤。勿将有损伤的体表位置或因前次受压仍然发红的体表位置成为着力点,特别是发红的区域。
在椅子上为已有压疮的患者进行体位变换
1.若所选择的坐位平面使皮肤压疮恶化,则尽可能缩短坐位时间。
2.考虑一定时间内卧床休息,以促进坐骨和骶骨溃疡的愈合。
3.若有骶部/尾部或坐骨压疮的患者有必要坐在椅子上,要把坐姿次数限制在每天三次,每次最多60分钟。
坐位对于减少制动的风险,促进进食、呼吸以及患者康复都很重要。虽然坐姿对整体健康
情况很重要,但应尽一切努力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溃疡处所受压力。
3.避免让有坐骨压疮的患者以完全直立状态保持坐姿(在椅子上或床上)。
4.若压疮加重或无改善,则调整坐位时间安排,重新评估坐位表面和患者的姿势。
勿使用环形或圈形器械。这些器械的边缘产生的高压区域会损害组织。
5.卧床患者一旦能够耐受,就应尽快采取走动计划,走动计划有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
6.长期卧床患者也可根据情况使用压疮预防产品:如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等等
04
压疮处理:
如果只是单纯的压红,表面无破损或者颜色没有变成紫色深红色,通过变化体位可以消退大可不需担心,如果发现皮肤破损,分泌物增多,皮肤溃烂等情况说明情况比较严重请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专家介绍
陈洁、副主任护师,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任海南省护理学会伤口造口失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伤口造口失禁专业组组长。年前往温州医科大学学习国际造口师,并取得证书。年获得“海南省优秀护士”称号。
钟永皇,海南省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组长,年前往海南省护理学会举办的伤口造口失禁培训班,并取得证书。
end
《健康三亚》播出时间:
每周六、日16:00-17:00
参与方式:
1.问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