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病

时间:2020/9/24 16:09:45 来源:亚健康_亚健康常识 作者:佚名

“这个社会把人逼疯了,大家都很惨,但只要你还保有幽默,笑得出来,你就赢了。”—朱德庸.《大家都有病》

目前人们生活脚步逐渐加快,压力日益增强,很多人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同时,往往会因为过度劳累、虚损导致健康值降低,出现精神衰弱、忧郁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只不过没有确凿的病理改变,所以容易被忽视。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

据统计,我国城市中的亚健康人群比例已达到60—70%。

亚健康比例这么高

它是疾病吗?

Thistitle

01

是!亚健康是疾病的早期状态,亚健康就应该给予及时的干预,否则将来会发展成器质性疾病。亚健康是指身体虽然没有器质性疾病,却出现生理机能的减退,代谢水平降低的状态。

亚健康的主要特征包括:

Thistitle

02

① 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

② 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虚弱表现;

③ 微生态失衡状态;

④ 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

亚健康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Thistitle

03

① 身体方面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

② 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

③ 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健康要防患于未然

Thistitle

04

“治未病”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从医学上讲,病后控制不如病中控制,病中控制不如病前控制。

以现代话说,防患于未然,才是医学界的上乘医术。

“未病”并非指健康的肌体,而是介于生病与健康之间。一般包含三个方面: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愈后防复。因为有些疾病具有潜伏期,短到数小时,长可达二十余年,甚至更久。在此期间,病原会逐层渗入人体内,由初期的小病发展成大病。所以我们必须将重心放在“防治”上。

“未病先防”着眼于未雨绸缪、保身长全;

“已病防变”着重于料在机先,阻截传变,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愈后防复”则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

古代医学界早有认定,医疗的目的首先是“消患于未兆”,其次才是治病。

因此,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具有独特的优势。《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如同道家推崇的,人是万物之灵,应注重养生之法,防患于未然。

药酒养生治未病

Thistitle

05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依靠天地之合和五谷精气生存,顺应四时阴阳寒暑而有规律地生活。疾病在刚刚发生时,都比较轻微,容易治疗,自古医术高明的医生,经常会用五谷制作出汤液和药酒,为了有备无患。药酒的自然疗法有利于提高或修复人体免疫功能及自愈能力,使身体保持自然状态,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达到整体平衡。

专家建议,有饮酒习惯的人不妨用药酒取代食品酒,每日小酌一盅,酒的热量在人体内全方位舒张,使大大小小的“江河溪水”成倍加快流速,引热能从而调节五脏六腑。同时由于药的拮抗作用,还能预防酒精中毒,防止酒醉,调节酗酒的不良习气,对人的健康状态大有益处。

例如从汉末开始,相传每到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在年夜饭上喝一种酒,叫屠苏酒,用大黄、白术、桔梗、防风等中药与酒浸泡而成,能够排出人体毒素、健胃、温和五脏六腑、补气血。这种酒,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多少会喝一点,有利于预防瘟疫的传播。

药王孙思邈曾说过:“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防患于未然,才是养生、治病的最高境界。

《大家都有病》第3章:

...为什么我身旁每个人的情绪变化比气候异常还要难测...

太阳每天升起每天落下,

你应该多做一点什么呢?

还是什么都不做

相关阅读链接:这些药酒养生知识,你知道多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pstreet.com/jsjy/802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