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
近日,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德勤咨询发布了《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反映了中国人群的医疗大数据▼
在总人口为13亿多的中国人中,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到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万~2亿人,血脂异常的1.6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
●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
●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
●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在真实的数据面前,没有人可以再装作若无其事,每一个数字都如此触目惊心,形象地讲,中国医疗大数据现状反映了压在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
01
第一座大山——人口急速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众所周知,老龄化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之一,世界上很多的发达国家正在经历这样的问题,中国虽然尚处于发展阶段,但也未能幸免。
截止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人均寿命预期为80岁,相比年呈现大幅老龄化现象。
其中日本最为严重,平均寿命预期为84岁,英国为81岁,美国79岁,中国75岁。
预计到年,超过65岁人群数量将会达到5.8亿,占全球人口10%,到年,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
从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未富先老,人均GDP为美元,而发达国家步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在~美元。年,大陆的健康医疗支出占总支出的23%,预计到年,健康医疗支出进展总支出的比率将上升至32%。
从老年人的患病情况中来看,老年痴呆和骨质疏松症是两大多发病。中国老年痴呆患者约占全世界病例总数的四分之一,平均每年增加30万的新发老年痴呆病例;60岁以上的人群患骨质疏松症的比率为56%,女性发病率为60%~70%,每年医疗费用保守估计需人民币亿。
当养老的压力日益增长,你确定做好养老准备了吗?
02第二座大山——癌症年轻化
“年轻时拿命换钱,生病时有钱无命”是中国年轻一辈的常态,工作压力大,强度高,饮食失衡,缺乏运动等生活现状都在不断透支年轻人的身体,中国每年有60万人“过劳死”,已经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年~年间中国因疾病而导致生产力丧失将累计给国家造成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中国一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经费达到亿人民币;中国的肝炎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亿人民币。
年到年,35岁~46岁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中国有22%,美国有12%。
目前我国主流城市的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白领接近六层,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群比例不足3%。白领女性更容易受到妇科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男性则面临猝死、过劳、癌症等问题。
加班已成为职场潜移默化的常态,而过度加班正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数据表明,我国的“过劳死”威胁对象从体力劳动者转向脑力劳动者,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广告、媒体、医疗、金融、教育等行业皆不能幸免,其中IT产业是重灾区。
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平均每个月都有较为年轻的企业高管、影视明星因癌症离世,其中包括百视通COO吴征、德尔惠股份创始人兼原董事长丁明亮、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成都百事通总经理李学军等12位高管,最高个人资产可达14个亿。
年轻时以为金钱是万能的,不断心怀侥幸,透支健康,直到病入膏肓,无力回天之时,才幡然醒悟,原来死亡离我们如此之近,面对未知的威胁,除了预防,我们别无他法。
03第三座大山——糖尿病成为常见病
年,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83%。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接近2倍。
在中国人群中,糖尿病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报告,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到3.82亿,而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总患病人数比德国和葡萄牙人口总数之和还要多。
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主要以眼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糖尿病肾病变、下肢/糖尿病神经病变。
除了糖尿病,肥胖也是中国人的头号威胁之一。美国《保健事物》杂志报告,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肥胖人口将达到3.25亿,未来20年将会增长一倍,腰围只要增长一英寸(2.54cm),患癌风险高8倍!
面对严峻的健康挑战,如何推翻压在国人头顶上的“三座大山”?
在中国,每年卫生资源消耗多亿元,因疾病、伤残造成的损失约多亿元,总计多亿元,要知道,“三峡工程”十五年的总投资不过才亿元。
形势已刻不容缓,面对越来越沉重的“三座健康大山”,我们应该尽早改变意识,未雨绸缪,认识到“预防大于治疗”才是健康的真谛。
氢分子医学的健康理念正是如此,我们始终相信,聪明人投资健康,糊涂人透支健康,只有健康才是一切行为的根本生产力,《黄帝内经》中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说法,这一点放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格外贴合,而这,恰恰是氢医学联盟一直贯彻的健康宗旨。
经医学研究认证,无论是糖尿病、癌症还是心血管病,氢对其都有显著改善功效。
△氢对心血管病的治疗作用
△氢对糖尿病的改善作用
△氢对癌症的治疗作用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没有暂停和倒回,今天的每一个因,都是明天的果。数据是结论,更是警示,身处如此严峻的环境,没有人能独善其身,趁还有得选择,给自己一个机会。
在守护健康的路上,氢分子医学始终你最忠诚的伙伴,下一份健康数据如何书写,就掌握在你我的手中。
本文源自网络,转自氢医学联盟,仅供学习交流,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