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用知识指导生活
当您翻开这本书,恭喜您,您已经开始用知识指导生活了。
想想我们自己,从出生下来到今天,我们都学了多少知识,年龄小一点的时候,我们学过数学、语文、化学、物理、英语……年龄大一些后,很多人又学了自己的专业,如医学、经济学、会计学、教育学等,可是您想想,从小到大,您所学的知识里有哪些是教我们如何健康生活的?或者说有哪些知识是用来指导我们生活的?
什么是完整人?专业地讲,就是人有三性,即生理性、心理性和社会性。通俗地讲,就是您的身体、心理和人际关系。您想想,我们有没有学到过或者说有没有人教我们如何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如何打理我们的内心世界?如何通过和别人的健康交往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性都健全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可怜的是,笔者认为我们学了那么多知识,几乎都跟怎样做一个健全完整的人无关。多少人把自己的专业搞得清清楚楚,但不知道自己的身体长什么样;多少人把自行车、汽车的结构搞得清清楚楚,却不知道自己的肝在哪里;多少人很擅长搞建筑很懂房子的结构,但不知道自己的心脏长什么样。正是因为没有相应的知识,所以我们无法用知识来指导生活。
那我们是怎样活到今天的呢?笔者认为我们用了非常非常危险的动作来生活,那就是模仿。也就是说,您生活中绝大多数的行为方式都是模仿来的,或者说,您是靠模仿活到今天的。
您想想您是怎么学会刷牙的?还不是看父母怎么刷您就怎么刷。怎么学会吃这吃那的?就是看别人怎么吃我们就怎么吃呗。这些都是模仿,而且判断一个动作能不能模仿,其方法非常简单而“朴素”,就是看做那个动作的人死没死,而且是看当时死没死,只要不是当时死的都敢模仿。比如看别人喝酒,没死,看来酒就可以喝。看一个人前一天晚上喝得醉成那个样子,第二天又没事儿似的出来了,所以断定没事,酒可以喝。但您不知道全世界每年因为酒精中毒、因为喝酒引起肝硬化或其他疾病而死去的人有多少。就因为不是死在眼前。所以判断酒可以喝。看别人吸烟,没死,烟可以吸;看别人喝敌敌畏,扔下小瓶就倒下了,不行,这个不能模仿,这个劲儿太大。走相同的路得相同的结果,正是因为看别人怎么活您就怎么活,所以人家得什么病,您就得什么病,人家怎么走的,您将来就会怎么走。
正是因为靠模仿而不是靠知识活到今天的,所以很多人都是死于无知。发生在您自己、您的家人、您的亲戚朋友身上的悲剧都是源于无知。所以从今天开始,从这一刻开始,我们要翻开人生中新的一页,就是用知识指导生活。
用知识指导生活,就会让我们轻松、快乐、安全地享受生活,不再为健康担忧。“不再为健康担忧”这是很多人一生的追求,多少人挣了钱也不敢花,因为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到来,担心自己生病而无能救治,每天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其实让健康有保障只有一条可行之路,就是通过学习获得维护健康的知识。这就是笔者的目的。所以您千万不要把本书简简单单地就看成是一本书,希望它将成为您一生的良师益友。我以为它是有生命的,它将为您搭载一个获得健康的平台。
第二章
被严重误解的“亚健康”
一、正确认识亚健康
让我们先来测试一下,您觉得您有没有病?有病?没病(即%健康)?还是处在亚健康阶段?为什么要做这个测试呢?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亚健康。首先说:“亚健康”这似乎是一个很流行很常用的词,不学医的说,学医的也说,一般医生说,医学专家们也常用。连世界卫生组织(WTO)这个管全世界人民健康的机构也不甘人后,公布了亚健康的人群比例。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5%的人处于健康状态,20%的人有病,而剩下75%的人是亚健康状态。其次,只有真正认识了亚健康的本质,我们才能对自己的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会懂得随时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