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语言优美,正好进

时间:2024/12/6 11:04:46 来源:衣服 作者:佚名

《找春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一个“找”字,说明春天的景象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是早春时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围绕这些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这样开展学习:激趣导入,引出课题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读课题,由题质疑,如谁去找春天?在哪里找春天?找到了春天吗?……初读课文,识字写字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本课生字。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出示图片识记“棉袄、嫩芽、音符”;衣字旁的字与衣服有关,如“被、裙、初”;做动作理解“探出、触到、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词;加一加识记“解、符”等;换一换识记“探、掩”等。写字指导:“寻”是上窄下宽,“杏”是上宽下窄,“荡”注意不要写成左右结构,第七笔的笔画名称是“横折折折钩”;“柳”的“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变成点,“卯”的第三笔是撇,不能丢掉;“桃”的“兆”先写撇再写点。精读课文,感悟语言“我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寻找春天的?读一读一、二自然段,体会体会。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连用两个感叹句,突出了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喜悦的心情。我们几个孩子……去寻找春天。动词“脱掉、冲出、奔向”表现出孩子们急切、激动、兴奋的心情。春天可不好找,她正跟几个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找哇,找哇。积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AABB式词语,感受初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景象。作者把“春天”比作“害羞的小姑娘”,写出了早春景物变化不明显的特点。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娘藏在哪里?默读课文第4~8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读读这几句话,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为什么说探出头来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出示草芽和眉毛的图片,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短而细小。指导朗读:“眉”的读音拖长,“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表现出小草青青浅浅的样子。结合图片理解“早开的野花”是“春天的眼睛”,“点点嫩芽”是“春天的音符”,“小溪叮叮咚咚”是春天的琴声,指导朗读。自由读第4~7自然段,感受四个比喻句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那是___________吧?(春天的景色怎么样)比作(春天的什么)合作读。男生读前半句写大自然真实景色的句子,女生读后面想象的部分。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4~7段说一说。孩子们还从哪些地方发现春天?他们是如何找到的?她在柳枝上荡秋千……枝头笑……拟人句,结合图片,抓住“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等词语,感受春天的美好。孩子们是通过“看、闻、听、触”找到春天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pstreet.com/smwt/1489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