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如下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疼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良好状态,这种状态有赖于机体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有赖于调节系统对内环境稳定的维持。亚健康定义:有3种说法就其实质而言其实无太大区别。(1)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即不是健康也不是疾病的"第三状态"。(2)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3)疾病控制和健康教育专家称为“非病非健康的过渡状态”。可以更通俗地讲,就是老感觉不舒服又查不出病,或者说虽然查出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又不足以解释我们身体上的这些症状。这就叫亚健康。西方医学叫"医学难解释症状群"
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
你是否有以下症状:
1、你是否经常食欲不振?
2、你是否经常夜里睡不好?
3、你是否早晨起来精神不佳?
4、你是否每天都感到疲惫?
5、你是否经常不能长时间专注工作?
6、你是否经常情绪不稳、容易发怒?
7、你是否老是手脚冰凉、四肢发麻?
8、你是否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
9、你是否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
10、你是否经常牙龈出血、伤口容易化脓?
11、你是否经常头疼、腰酸腿痛?
12、你是否经常皮肤过敏?
颈肩腰腿麻木、肿胀、疼痛、肥胖、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肾脏功能下降、肝脾功能失调、肠胃功能失调、青春痘、各种色斑、皮肤暗沉、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粘度高、血压高等!
健康人群越来越少。
健康的表现形式:
1。双目有神。目光炯炯有神,无呆滞之感,说明精充、气足、神旺,脏腑功能良好。《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意思是眼睛为脏腑精气的汇聚之所。《黄帝内经》还有“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一说。古人将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属五脏,整个眼窝是精气的表现,其中肾表现在瞳孔,肝表现在黑眼球,心表现在眼睛的血络上,肺表现在白眼球,脾约束整个眼睑。由此可见,眼睛的状况跟五脏六腑的精气息息相关。
2。脸色红润。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古人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因此面色是气血盛衰的“晴雨表”。脏腑功能良好,气血充足则脸色红润,气血亏虚则面容没有光泽。
3。声音洪亮。肺主气,肺气足,则声音洪亮;肺气虚,则声音低弱无
力,故声音的高低取决于肺气充足与否。
4。呼吸匀畅。《难经》指出:“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可见呼吸与人的心、肺、肝、肾关系极为密切。只有呼吸不急不缓、从容不迫,才能证明脏腑功能的良好。
5。牙齿坚固。口腔卫生,基本上没有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牙齿是骨的一部分,与骨同源,所以牙齿也依赖肾中精气来充养。肾精充足,则牙齿坚固、齐全;精髓不足,则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6。头发润泽。中医认为,“肾者,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不仅依赖于肾中精气之充养,还有赖于血液的濡养。健康的人,精血充盈,头发润泽;反之,精血亏虚时,头发易变白而脱落。
7。腰腿灵便。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乏力。膝为筋之府,肝主筋,肝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则四肢屈伸不利。灵活的腰腿和从容的步伐是肾精充足,肝血旺盛的表现。建议大家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半小时,使肌肉、骨骼和四肢灵活自如。
8。体形适宜。即保持体形匀称,不胖不瘦。标准体重=身高(厘米)-(女性减)(公斤)。中医认为,胖人多气虚,多痰湿;瘦人多阴虚,多火旺。过瘦或过胖都是病态的反映,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咳嗽、中风等病。
9。记忆力好。“脑为元神之府”,“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人的记忆全部依赖于大脑的功能,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表现为记忆力强、理解力好。
10。情绪稳定。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反映着机体的精神状态。七情能正常表达则身体健康,七情过度表达则直接伤及五脏:过怒伤肝,过喜伤心,思虑过度伤脾,过度悲忧伤肺,惊恐过度伤肾。因此,对于日常产生的各种情绪,能正确对待,善于调节,才是健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