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12月22日(星期五)就是冬至了,也进入了艾灸人的另一个盛世:三九灸。
这是一年中阴气最盛,阳气尚属微弱状态时,很多平素体虚多病,阳气虚弱者或身患各种慢性难治病的患者,阳气下陷于肾寒之水里无力升发,这种情况首选艾灸涌泉!
涌泉穴得温,肾水不寒则肾阳上升,肾水自升输布于全身温煦四肢而手脚温暖,全身怕冷的症状渐渐就会消失,所以说“荣卫的寒根于肾气”,从我们和艾友们大量的艾灸实践经验证明,长期坚持熏灸足底涌泉者,手脚根本不会冰凉。
中医艾灸大师说“寒主收引”,肾水寒者则寒湿邪气就会更加内闭锁于体内,容易出现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原来就怕冷的人此时更是雪上加霜,变得更加怕冷,四肢如冰,腰腿寒痛等,严重者甚至感到寒气从心里发出来般冷得发抖,全身如被包裹在寒冰里一样;还有感冒,鼻炎,哮喘发作,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病情突变危险。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因此,在三九天进行三九灸,能起到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的功效,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九灸”是依据中医“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和“治未病”的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内病外治的一种特色灸疗法。
具体时间是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顺应天象进行“三九灸”。其中又以白天进行调理,效果最佳,因为白天人体穴位处于开放状态,气血通畅,有利于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三九灸的理论是“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调,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
在三九灸,可以达到“夏病冬防、冬病冬调”的效果。适当地在三九天进补及艾灸调理可以让你在来年免疫力提高,减少慢性病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三九灸是对三伏天灸疗效的补充和巩固,与之配合,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增强体质、保健强身的功效。前者是冬病冬防,后者是冬病夏治,均是扶阳补虚疗法。
三九天根据特定情况,可以采用艾灸或者贴药(三九贴)的方法。
年三九灸时间:12月13日——12月21日
12月22日——12月30日
12月31日——01月08日
01月09日——01月17日
01月18日——01月26日
三九灸穴位:预热灸
委中、命门、关元3个穴位
一九灸
风门、肺俞、定喘3个穴位
二九灸
大椎、厥阴俞、脾俞3个穴位
三九灸
大杼、膏肓、肾俞3个穴位
加强灸
肺俞、定喘、膏肓3个穴位
三九灸,适用人群“三九灸”主要适用于三类人群:
一是调已病。主要调理冬季常见慢性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咽炎,各种慢性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尿频尿急、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炎、月经不调,以及颈肩腰腿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二是调未病。重点调理亚健康状态,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疲倦、头痛、颈肩腰背酸痛等,这么好的文章抄袭自 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
2、消化系统疾病
中焦虚寒、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胃口不佳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等虚寒性疾病问题。
3、运动系统疾病
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4、儿科疾病
小儿哮喘、变应性咳嗽、鼻炎等。
5、妇科疾病
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带下量多等属虚寒瘀性疾病问题。
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
国粹中医
医学名著
修行人生
同裕泰专家介绍
主调:颈肩腰腿痛/运动损伤/脊柱侧弯/慢性疲劳综合症/脾胃病
同裕泰技术指导老师、“五位一体脊柱平衡法”创始人;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本科,家传中医正骨,从事中医临床和经络养生正骨调理近20年,先后师从多名国家级名中医学习中医内科、针灸;后又跟从脊柱病专家龙层花教授学习龙氏整脊疗法。擅长运用祖国传统医学方法结合现代解剖、软组织医学理论对运动损伤、各种急慢性疼痛、脊柱相关内科病等问题的调理;尤其在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青少年脊柱侧弯、肌腱、骨关节急慢性损伤、面瘫、中风后遗症、妇科疾病等问题的调理。
时间及地点:
(古墩路店)周二、四、日10:00—18:00
预约--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和错误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改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