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小酱导读:一场普通的感冒,引发的症状无外乎咳嗽、鼻塞、头晕、发烧这几种。从轻到重,症状轻微的话,多喝热水注意休息,即使不用药一周左右也能自行痊愈,何以至于在7天内就夺去一条年轻的生命呢?病急乱投医,或许才是悲剧的开始。
感冒,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大可小,但是只要多加注意,谨遵医嘱,怎么严重都不至于会丢掉性命。可是生活往往并没有按照我们的预想来走,27岁的研究生感冒7天后抢救无效去世,或许也是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感冒药不能乱吃。
肌肉溶解、器官衰竭研究生感冒7天去世
27岁的小张是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不久前因为天气忽冷忽热感冒了。生病后,小张去药店买了很多种感冒药,但却未见效还是发热,到后来甚至还出现腹泻的情况。直到自己实在熬不住了,医院就诊。
原以为只是挂个水,没想到直接进了重症监护病房抢救,小张觉得这是医生夸大了病情,但实际检查结果其实还要严重。高烧41℃、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病情凶猛,来势汹汹。最终,通过血液病原检测,小张被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感冒的常见病毒之一),“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五个系统功能衰竭,肝脏已经失去作用,合并感染性休克。”但此时小张身上已经有5个脏器系统出现了功能衰退,而人体总共才8个脏器系统。尽管医生竭尽全力挽救小张的生命,最终也未能成功,而这才是他住院的第7天。
为什么一个普通感冒会导致肝衰竭呢?小张曾告诉他的医生:“因为一种感冒药退热效果不明显,就多买了几种,且因为自己体重大,就加倍剂量吃了不少。”
体重达斤的小张,原先就出于亚健康的状态,有脂肪肝,每次体检也都被指出肝功能有问题,但他完全没当回事。感冒后,更是病急乱投医,混吃多种感冒药,甚至还因自己体重大加倍剂量。
这就是原因所在,感冒药中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而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会直接导致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肾衰竭。因此小张的病情恶化才会来得如此之快,让人痛心不已。
感冒药吃死人并不少见
日常生活中,一感冒大家的反应都会是吃药,按照医嘱吃基本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乱吃感冒药就要承担巨大风险。
广州一18岁的年轻女孩也因此丢了性命。当时,她同时吃了罗红霉素缓释胶囊和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两种感冒药。实际上,这两种药是有可能同时使用的,但有的人会有一定风险,女孩恰好就属于风险人群。
河南的一位中年女患者情况则与小张类似,她直接服用了自行熬制的加入大量感冒药片的药汤,结果出现急性肾衰,好在就医及时,挽救回了生命。事实上感冒药中存在着不少成分,有些成分加大用在特殊人群身上就会出现严重后果。
在中国权威的学术平台“中国知网”上可以看到很多相关文献:有乱吃感冒药致死的;有乱吃感冒药损害神经系统的;有乱吃感冒药伤肝的;有乱吃感冒药伤肾的;有乱吃感冒药胃出血胃溃疡的。
对感冒你可能有这些误解
人们对感冒药最大的误解就是:感冒药可以治疗感冒。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院年发布了一份《感冒白皮书》,《白皮书》指出:
第一,感冒是由病毒引发的,超过种病毒都可以引发感冒。目前世界上,还没有针对感冒病毒的抗病毒感冒药。
第二,感冒药无法治疗感冒,因为感冒药杀不死病毒,能杀死病毒的,只有人体的免疫系统。感冒药只有一个用处:缓解感冒症状,例如咳嗽、鼻塞等等。
很多人会误以为咳嗽、鼻塞、发热、炎症等是感冒,其实它们只是有感冒引发的症状。所谓对症之药,就是说依据感冒症状,选择感冒药。感冒药虽然杀不死病毒,但确实是可以缓解感冒症状的。如果你感冒了,症状很严重,甚至影响工作和学习,这个时候就需要感冒药,来缓解症状。
第三,感冒的症状会持续一星期左右,无论服药与否,都会自动痊愈,也就是说,不存在被感冒药治好的感冒,感冒都是自己好的。
所以,对于感冒,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多喝水,吃橘子补充维生素C,喝点热汤或者热粥,然后耐心等待7天,等它自己过去。
第二,如果症状严重,医院寻求帮助,医生会根据症状,给你开适当药量的感冒药,但切记一点:遵医嘱吃药!
乱吃感冒药比感冒本身更可怕
没有确切数据表明,每年有多少人因为乱吃感冒药而死,但年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份报告指出,仅复方感冒药过量服用就导致了69起死亡案例,这是死亡的,没有致死,但却导致其它身体损伤的案例可能更多。
感冒致死大部分的原因都是滥用药或者叠加服药造成的。
感冒其实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不吃药3—7天也能痊愈。用药也是对症处理,缓解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让人没那么难受。随意加大药物用量,不但达不到增加疗效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尤其感冒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对药物的免疫力也不一样,在用药时一定是要因人而异的,所以别小看一个小小的感冒,选药一样要慎重。乱吃感冒药会全面损害你的身体机能,你不知道身体哪个部位会中枪。
服用感冒药要避免这几个误区
误区一:果汁服药。用果汁送服药物,或吃药后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使药物提前分解,降低药效。
误区二:喂药加糖。糖能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再者,糖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误区三:一大把药一起吃。如果本身就有固定要吃的药,加上感冒药就更多了,但最好不要手里拿一把药一起吃下去,因为很多药物之间有相互反应,甚至会产生一些毒性,建议每间隔半小时再吃另一种药。
另外,还有几个注意事项:
1.吃感冒药别喝酒。吃啥药最好都别喝酒,饮酒会导致肝功能下降,影响药物的代谢。
2.吃了感冒药不要开车。感冒药中的氯苯那敏、扑尔敏等成分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吃了之后会让你昏昏欲睡,开车的时候精神不集中,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3.感冒药不要叠加服用。很多人为了感冒快点好,买了很多种感冒药,同时服用,就像第一个故事中的小张。这是极其错误的,因为感冒药的种类虽然不同,很多成分是相同的。同时服用不同种类的感冒药,意味叠加的成分属于用药过度。非常危险!
4.禁止擅自加大药量。为了早点好,不遵医嘱,一天服药7次,一次吃10片,这是真正的找死。
5.胶囊药物,禁止擅自打开。很多感冒药是胶囊形式的。不少人为了见效快,打开胶囊服用药物。而实际上,有的胶囊是具有肠溶性质的,可以使药物免遭胃酸的破坏,保证药物在肠道顺利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如果把胶囊打开服用,会导致药物被胃酸破坏而失效。
要知道,任何药物,剂量之外,是可以杀人的。
症状与感冒相似?别被这种病给骗了
当然,要服用感冒药首先是要判定自己确实是感冒。可是有这么一种病,却是披着“感冒”的外衣试图掩人耳目蒙混过关,一不留神还可能威胁到你的健康,它就是——“懒汉病”。
“懒汉病”,全称为布鲁氏菌病(也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患布病的牛、羊、猪、犬等家畜是人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与人之间一般生活接触不传染。
患有布病的动物其排泄物(粪便、尿液)、流产物(胎儿、胎盘、羊水、血液)、病畜的肉、内脏、皮毛都含有布鲁氏菌,人体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病菌而发病。患上这种病的人,会时常感到乏力、浑身酸痛等,无法正常工作。
谢先生是一名运输司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从外地运送牛、羊到东莞的定点屠宰场。不久前,他得了“怪病”,时常感到乏力、浑身酸痛、发热等,无法正常工作。医院检查后,确诊他得的是布鲁氏菌病,也就是俗称的“懒汉病”,而这种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也就是说,是他运送的动物导致了他患病。
医生介绍,患者感染此病后,一般在1~3周开始出现乏力、头痛、多汗、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只有一些发病比较急的患者开始就出现恶寒、发热、多汗、疼痛、神经痛、乏力等典型的布病症状。所以,布病初期容易被认为是普通感冒,从而延误病情。
因此,常与动物接触的人一定要注意,如果出现全身不适,疲乏无力,头痛肌痛、烦躁或抑郁等症状,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千万不要以为是感冒症状而耽误治疗。
小编有话说:
对症下药,生病的时候千万不要自己凭空想当然,身体问题可容不得尝试和开玩笑。无论出现什么问题,正确的做法还是谨遵医嘱,切不可误服滥服,这才是对我们身体负责。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