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平安健康险冯晗比疫情更凶险的疾病,正

时间:2020/10/14 15:55:00 来源:亚健康_亚健康常识 作者:佚名

文/金错刀频道

治疗一名新冠肺炎患者,需要花多少钱?

数据显示,一名新冠肺炎普通轻度患者,从住院到痊愈需要花费5-10万元,重症患者则要数十万。

如果不是有国家兜底,一个家庭面临的不仅是健康危机,还将有财务危机。

然而对许多疾病,普通人获得的保障有限,这也导致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当年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如何解决健康危机和财务危机,是个全民级痛点,而有一种风险,是“痛点中的痛点”。

上周,金错刀和平安健康险董事长特别助理兼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冯晗,进行了一次对话。交谈后,金错刀感慨,疫情来袭犹如山崩海啸,但更凶险的反倒是蹑着猫步而来的危机。

左为平安健康险董事长特别助理兼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冯晗

它就是慢性疾病。

当它悄然而至时,普通家庭往往无力招架。

1

相比流行病,慢性病更是国人大敌!

慢性病比疫情更可怕?

在冯晗看来,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相比疫情的短期风险,慢性病带来的长期风险破坏性更强。

说起慢性病,一般人会想到“三高”。实际上,慢性病远不止于此。

“癌症就是慢性病的一种。癌症不是一天形成的,它都是由于最初的一个慢性病日积月累形成的。”冯晗补充道,“比如肝癌,它最早期的时候可能就是肝炎。”

“还有心脑血管疾病,一开始可能只是高血压。”

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糖尿病...也都属于慢性病。普通人遇到慢性病的几率,比遇到流行病的几率大得多。目前我国已经有3亿慢病人群,亚健康人群有7亿,而亚健康状态很可能慢慢发展为慢性病。

而且,慢性病的发病人群还在年轻化。根据体检数据显示,18-55岁中青年群体,高血压前期问题占比35-49%,甲状腺结节占比18-42%,脂肪肝占比16-54%。

慢性病的危害还极大。在各种死亡因素中,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比近90%!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近80%。

数据来源:《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普通人面对慢病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首先是财务状况。前不久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元。”

在慢性病导致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的长期、高昂的治疗费用面前,普通家庭的经济很容易被击穿。

其次是意识层面。大多数人并不把慢性病放在心上,即便体检出问题,依旧我行我素。

冯晗表示,这主要源于人们错误的认识,认为慢性病不是绝症,尤其许多中青年人固执地以为慢性病是老年病,不用太在意。

事实却与常识相反。比如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但它的并发症高达多种,可能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绝不容轻视。

最后是缺乏保障,这主要有两点。

第一,很多慢性病药品都不在社保报销范围内,经济压力陡增。

第二,想通过购买保险来兜底风险的人,会发现保险行业对慢性病人很不友好,要么直接拒保,要么价格昂贵且赔付流程繁琐。

乍看起来,普通人摊上慢性病,只能自求多福了。

2

一招破局:做好对用户的健康管理

医保和商业保险,是普通人的最大保障。

医保只能“保基本”,这是其本身定位,所以问题来了:保险公司有没有办法给慢性病人多一点保障?

答案当然是能。

保险公司会拒保慢性病人,关键在于风险太大。冯晗解释道:“慢性病的演化过程还有慢性病的风险非常难控制,而且出现的概率也比较高。在大数据不足,而且民众意识不足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风险非常大,所以绝大部分的保险公司都不敢弄。”

反之,如果能以科技手段把握好用户的健康风险,并提升用户的健康意识,保险公司也能有所作为。

今年5月15日,平安健康APP推出了平安i康保·百万医疗(慢病版),大幅放宽投保条件,符合条件的特定种疾病患者均可投保,年龄覆盖18-55周岁,为慢病人群打开一扇窗。

图片来源:平安健康险官方网站

平安健康APP敢破局,因为它做到了一点:管理用户的健康。

其中逻辑,冯晗在访谈中也做了分享。“(平安健康APP)通过大数据来发现和分析慢病人群的健康风险,并通过管理慢病人群的健康,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帮助他们缓解慢性病发病的时间和速度,来尝试为他们提供保险产品。”

为了更好管理用户健康,平安健康APP创建了HelloRunClub(健康特权俱乐部),简称HRC,并独创了一个新的信用模式:健康信用体系。

对于加入HRC的用户,平安健康APP通过设定任务等方式让用户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cpstreet.com/yjkyf/821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