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1]邹勇,左铮云,赵海梅,王馨,刘端勇.二至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46(03):75-76+80.
作为平补肝肾之阴的经典方剂,二至丸具有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抗衰老、调节免疫、降血脂、改善缺铁性贫血、抗骨质疏松、抑制肿瘤生长、降血糖、抗疲劳、抗血栓等作用,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及防治亚健康,然其药理研究稍显不足,尤其是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胡冬梅,陈小玲,陆杨,房敏峰,王婧雯,文爱东.二至丸及其组成药味保肝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34(04):-+.
二至丸,又名女贞丹,是祖国医学的经典方剂。其由木樨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女贞子、菊科植物鳢肠的干燥地上部分[1]——墨旱莲,两种成分(1∶1)组成[1],其性平和,略微偏寒,具有平补肝肾、滋阴止血、壮筋骨、乌须发之功效。其补而不腻,为平补佳品
对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失调等症有较好的效果[2]。临床随证加减后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证属肝肾阴虚型的多种疾病治疗,而且由于其毒副作用较低,也常用于缓解亚健康的相关症状,具有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抗衰老等诸多药理作用,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
二至,指的是冬至和夏至,是两味药的采集时间。女贞子最好在冬至之日采摘,而旱莲草最好在夏至之日采摘,故名为二至丸。
女贞子又名冬青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各朝各代相关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本草纲目》谓其:“此木岭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女贞状之”,故因此命名为女贞子[3]。女贞子为临床补益肝肾、滋阴生津之要药。其木隆冬不凋,到了冬至,果实愈发成熟、、厚重,而祖国医学谓冬至乃是阴气盛而转衰,阳气始生。因此在阴气盛极而衰的冬至采集,效果最佳。
旱莲草又名墨旱莲,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名的得来原因为揉搓其茎叶时,可见黑褐色汁液流出,所以又称其为“墨旱莲”,盛夏时茎叶最为茂盛,故药典记载夏至时采集效果最佳[4]。
二至丸具有补肝肾之阴的作用,被广泛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口苦咽干、失眠、健忘、多梦易醒、头昏头痛、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阳痿不举、遗精、须发早白等症[5]。
2二至丸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2.1保肝降酶作用
2.2增强免疫作用
2.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2.3.1降低血脂、血糖作用
2.3.2改善凝血功能系统
2.3.3改善缺铁性贫血
2.4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2.5抗骨质疏松作用
2.6抗衰老作用
2.7抗变态反应性炎症
2.8益智作用
2.9植物雌激素样作用
[3]席军,佟力.二至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8(29):98-99.
二至丸出自明代王三才的《医便》[1],由蒸女贞子、墨旱莲二味中药组成。其中蒸女贞子为木樨科植物女贞(LigustramIuciduAit.)的干燥成熟果实的黄酒蒸品。墨旱莲草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proztrataL.)的干燥地上部分。二至丸是滋阴补肾之方药。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壮筋骨、乌须发之功效。对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等症有较好的效果[2]。近年来研究表明二至丸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现综述如下。
1免疫调节
1.1对小鼠巨噬细胞产生IL-1的影响
1.2对小鼠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
1.3对阴虚模型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作用的研究
1.4对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
2抗衰老
2.1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皮肤的抗氧化作用
2.2对衰老大鼠SOD、MDA的影响
2.3对衰老小鼠模型脑细胞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影响
2.4对衰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肝保护
3.1抗骨质疏松
3.2抑瘤作用
3.3抗炎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