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里,小编经常和基地的教练们系统的进行力量训练,纬度和力量都有小小的提升,就在自己暗自窃喜之时,自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上周末我和同事从宿舍到基地二楼,大概米的距离,一路小跑,爬到二楼时已经感觉心肺不是自己的了,喘的那是一个猛烈,比做完10组深蹲还难受......
这到底是怎么了
天天健身
也经常练腿
每天也会出汗大喘
难道我是在假健身
这就不得不说起前段时间提到的人体的供能系统,能够提高心肺功能训练的运动包括有氧训练无氧糖解训练。正常情况下,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运动都是有氧运动,通过训练提高骨骼肌的输氧功能,提高生理机能和运动水平。一路小跑再爬两层楼梯,这就相当于有氧和无氧糖解的穿插训练了,而平时每天进行单一的无氧抗阻力训练,也只能单方面的提高心肺能力。
而影响肌肉使用氧气的因素主要有:
◆肺部向血液输送氧气的功能;
◆血液向肌肉提供和输送氧气的能力;
◆心脏加速跳动和提高脉搏供血量的能力;
◆骨骼肌和周围血管控制血流的能力;
◆肌肉收缩于放松时消耗、利用氧气的能力;
这些因素不仅决定人体的最大有氧代谢能力,而且还决定维持极限时运动水平的能力,因此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除了基因遗传和骨骼肌纤维的分布情况也会影响最大有氧代谢能力,有些人天生就有较高的有氧代谢能力,而有些人天生就不高。但是只要选择正确的心肺功能训练计划,每个人都能提高自己的有氧代谢能力。
健身是全方面的,在形体塑造和力量提高的同时,会考虑肌肉的延展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那么也不能将这二者视为健身的全部,有时候觉得自己进步缓慢或枯燥无味之时,跑两步,跳几下,看看自己喘的厉害不。或许是否应该系统进行一些心肺功能训练了?
体能训练
有很多术语可以定义或描述训练强度,这里先介绍一下衡量运动强度的两个最常用指标:最大摄氧量和能量消耗(能量消耗的单位计为卡路里/时)。
最大摄氧量(VO2max)是指人体进行最大强度的运动,机体无力支撑接下来的运动是,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入的氧气含量。
这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水平最大摄氧量是高水平有氧运动能力的基础。通常用升/分(L/min)、毫升/分(ml/min)。
最大有氧代谢能力和最大摄氧量是无疲劳感维持极限体育运动的最佳指标,是制订运动强度的依据。
通常,成年人的最大摄氧量值从30ml/kg/min到80ml/kg/min不等,其中最低值为亚健康人群的最大摄氧量,最高值为优秀耐力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假设亚健康和一个优秀的耐力运动员:
二者体重均为80kg
亚健康人的最大摄氧能力为2.4升(氧气)/分
后者为6.4升/分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心肺的有氧耐力训练过少甚至为0,而且仅做无氧训练也会导致最大摄氧量不足而一直的喘了。但仅做无氧抗阻力训练的人群骨骼肌会所占身体比例相对要多,恢复能力也会相对要快,最大摄氧量不能取最低值。
仍然要提高无氧代谢能力
一个人在缺氧条件下能进行多久的剧烈运动呢?大多数人只能坚持几十秒至几分钟不等的剧烈运动。而且大多数人也决不可能维持90%最大摄氧量的有氧运动。因为肌肉在运动时,无法从血液中吸取氧气获得所需能量,此时供能系统由有氧代谢系统转为无氧代谢,这个临界点叫做无氧阀,血液中乳酸是判定无氧阀的指标。当体内乳酸聚积到一定水平后,必须降低运动强度,否则将力竭。
无氧阀数值大小因人而异,训练有素的海军陆站队员或耐力运动员无氧阀通常是在最大摄氧量的60%~%之间。而缺乏运动的人通常在40%~50%之间。
春天,紫气东来,惊蛰的大地,万物复苏,通过心肺训练排出整个冬天沉淀的废气来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