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状态的面部光谱与五脏色色度特征
亚健康状态是对现代人体健康状态处于非正常又非疾病的一种状态的概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年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指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问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这种状态多由人体生理机能或代谢机能低下所致,严重影响人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质量。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对社会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望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在临床治疗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望面色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传统的中医色诊受医师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限制,主观性强,影响临床诊疗,因此需要一套客观化的量化指标来规范。2O世纪8O年代以来,中国的中医工作者在色诊信息化、客观化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数码摄像技术方面,刘文兰等用Olympus数码相机及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分析了35例慢性乙肝肝肾阴虚证和27例亚健康状态肝肾阴虚证大学生的面部RGB值(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发现两者在色诊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在光电血管容积图仪应用方面,袁肇凯等应用BC一4型定量光电血流图仪对例健康人面部光电血管容积图进行分析,认为面部血流容积变化是颜面常色形成及变异的生理基础之一。在分光光度计检测技术方面,田雪飞等运用MPV1I型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正常人和不同证型脾病明堂部的色相,从而得知各组明堂部均以黄光反射为主,并得出该波长段(nm)时反射率的大小排列顺序以及各组
然而,从分光测色仪图像识别技术角度对亚健康状态面部颜色图像信息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前尚缺乏健康、亚健康面色关系的定性、定量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现代分光测色技术采集受试者的图像信息,对亚健康状态面色进行客观化研究,以期获得亚健康状态面部不同部位间颜色图像信息的差异和联系,从而建立亚健康状态面色诊断方法。
资料与方法
1资料一般资料年7月~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与硕士生)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者共例。
2方法1:
健康者纳入标准根据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各种急慢性疾病,即3个月内未有任何急性疾病诊断,6个月内未有任何慢性疾病诊断及未接受过任何药物治疗。
2:
亚健康者入选标准受试者填写“健康状态评价问卷”(H20V)、“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V2.0版)进行健康量表评分。“健康状态评价问卷”(H20V)共有20个自选项及1项自评分项。每一条自选项分为5个等级,分值依次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其中2分和1分属于阳性项。根据量表成绩筛选出亚健康人群。得分在8o分以上且无阳性症状者为健康状态;80分以上,有阳性症状者,以及60分至80分者为亚健康状态;60分以下者考虑为疾病状态。得分判断依据为作者所在课题组经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及专家评价所得。五脏定位辨证依据:(1)《中医诊断学》;(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五脏定位辨证要点如下。心:以心悸、心痛或心烦、失眠、多梦,或健忘为主要表现。肝:以抑郁、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或头晕目眩、月经不调为主要表现。脾:以腹胀腹痛,或纳少、便溏,或肢体困重、浮肿为主要表现。肺:以咳嗽、气喘、咯痰,或咽喉痒痛、鼻塞流涕为主要表现。肾:以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齿摇发脱,或阳痿遗精、经闭、不孕不育,或两便异常,或水肿、呼吸短促为主要表现。五脏辨证过程中若出现两脏或者两脏以上兼夹,则取症状最明显的一脏作为最终的五脏辨证结果。若出现两脏或两脏以上的症状同样明显,无法归类为某一脏时,则予以排除;若无明显症状进行明确辨证,亦予以排除。
3:
观察指标和方法采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2OO7V2.0版)和“健康状态评价问卷(H20V)”l8来记录所有受试者的基本情况,所有工作人员均经过严格培训。亚健康组根据“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V2.0版)信息,按照中医脏腑辨证要求进行疾病五脏定位分型。采用日产柯尼卡美能达CM一D分光测色仪在相对恒定的室温(20。C)下,采集受试者面部额部、眉间部、鼻部、下颏、左颧部、右颧部、左眼胞及右眼胞8个点位的图像信息。被测者在拍摄前应洗去面部化妆品,保持自然面色。拍摄时被测者取端坐位。选用3iTlm小口径来采集,采用OnCoior软件,选取D50光源,视角模式进行数据的导出。面部颜色特征值取L、a、b、C值(L值代表明亮度,a值正值代表红光度,b值正值代表黄光度,c值即其光谱能量的分布。L、a、b值最终要相结合,在L*a*b*均匀颜色空间中明确定位后而了解颜色信息。CIEL*a*b*均匀颜色空问口是由加拿大的维泽斯基(G.Wyszecki)在年于伦敦举行的国际照明委员会第18届大会上提出的。在代表饱和度)以及不同波长段(~nm)下的面色反射率光谱,红色一般指am以上,黄色为~nm,绿色为~nIrl,nm以下是青以及蓝,紫色在nm附近,其余是介于它们之间的颜色。颜色决定于其中各波长色光的比例。
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检验水准为a一0.05,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点位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点位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结果
1:
一般资料健康组例,男性78例,女性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为(28.8O±6.94)岁;亚健康组例,其中男性人,女性人,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为(30.27±5.74)岁。依据五脏定位辨证要点将亚健康组分型为心组28例,女性13例,男性15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为(29.96±4.39)岁;肝组80例,女性45例,男性35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为(29.33±5.37)岁;脾组74例,女性46例,男性28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为(29.03±5.81)岁;肺组39例,女性20例,男性19例,年龄2O~53岁,平均年龄为(27.90±5.89)岁;肾组66例,女性35例,男性31例,年龄2O~48岁,平均年龄为(29.42±5.60)岁。
2:
面部整体色度面部8个点位L、a、b、C值代表面部整体的色度情况。亚健康组L、a、b及c值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健康组L值高于健康组,a、b、C值均低于健康组。见表1。面部8个点位不同波长段的反射率代表面色整体的光谱反射率情况,每隔20nm波长段取反射率值。在~nm波长段时,亚健康组的面色反射率高于健康组(P0.05);在~nm波长段时,亚健康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面部6个点位的L、a、b、C值实验取除眼胞以外的面部6个点位的L、a、b、C值作为面部不同部位的色度值进行分析。面部6个点位(除眼胞)的L、a、b、C指标代表了面部的不同分部部位的色度情况,为了了解各个组别面部不同部位间的颜色变化趋势及其分布规律的差异,进行健康组、亚健康组各组面部6个点位间面色信息的比较(分别为额部、眉间部、鼻部、下颌部及两颧部),以获得各组面部具有突出特点的部位,并探讨明堂部及面部中央区域颜色信息是否较面部其他点位突出,验证《内经》中有关“五色独决于明堂”及“五脏次于中央”的面部分部理论。
4:
亚健康五脏分型面部光谱反射率nm时,心、肺、肾组光谱反射率高于健康组(P0.05),心、肺组高于肝、脾、肾组(P0.05);~nm时,心、肝、肺、肾组高于健康组(P0.05),肺组高于肝、脾、肾组(P0.05);~nm时,心、肝、肺、肾组高于健康组(Po.05),脾组低于心、肝、肺、肾组(PO.05);~nm时,心、肾组高于健康组(P0.05),脾组低于心肾组(P0.05);~rim时,心组高于健康组(P0.05),心、肾组高于肝脾组(P0.05)。除脾组外,亚健康五脏各组面色较健康组浅淡,~nm时,肺组面色较肝、脾、肾组浅淡,54O~nm时,脾组面色较心、肝、肺、肾组晦暗,~nm时,脾组面色较心、肾组晦暗。见表5。
讨论
亚健康状态是医学界广泛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花多少钱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