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第九十期灰犀牛就在身

时间:2018/10/18 18:18:13 来源:亚健康_亚健康常识 作者:佚名

前言

年7月16日,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到了“灰犀牛”概念;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一文,提到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灰犀牛”一词,继“黑天鹅”后,闯进了公众的视野。

“灰犀牛”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于在年1月的达沃斯经济论坛年会上首次提出,是对“黑天鹅”事件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并在其所著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中做了详细阐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灰犀牛》这本书。

自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出版后,“黑天鹅”事件被人们所熟知。但是与之相对应的,“灰犀牛”事件却并不是那么被人们所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相较于“黑天鹅”的极端风险,更能给人们带来沉重损失的,是那些有明显征兆却依然被我们所忽略的“灰犀牛”事件。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在局面失控前预见风险,提前防范呢?总要等到银行破产、大桥坍塌、洪水肆虐,付出惨痛代价甚至是生命危机以后才猛地从混沌中惊醒?如何辨识这些发生概率高、破坏性强的风险,并对它们进行应对是《灰犀牛》的主题。

什么是“灰犀牛”

作者渥克在书中用形象的例子对“灰犀牛”的定义进行了诠释。“灰犀牛”身形巨大,是仅次于大象的陆地动物,常给人行动迟缓,没有危害性的假象。虽然它们行动迟缓,但是一旦被激怒,它们就会狂奔而来,让人们来不及躲闪。并且它的危害只有在离你比较接近,同时又心存侥幸的时候才最大。渥克用“灰犀牛”来比喻那些已经显露危险征兆但没有及时处理,最终酿成大祸的事件。

通过对各种事件的研究,渥克认为,实际上很多被人们认为是“黑天鹅”的事件,其实都有过明显的先兆,因而被认定为灰犀牛更为贴切。

如年世界金融危机这个被人们认为的“黑天鹅”事件,其实在年初就有所显现,但是未受到人们重视。到了年更加严重,许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做空各种金融衍生品,IMF和BIS也不断发出警告;随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连续数月下跌,创十年来的新记录,且每月跌幅成倍上升;反映机构投资者信心的盖洛普投资者信心指数开始下滑,而这意味着即使不具备专业金融知识的普通人,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选择避险。可是大部分人都宁愿选择相信自己之前的乐观判断,而不愿意承认经济形势已经出现逆转。因此,美国乃至整个世界,也就在之后的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如果上面的例子还不够贴切,那么我们可以从人们生活中寻找“灰犀牛”事件,简直是数不胜数,而且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让大家更深刻的体会什么是“灰犀牛”事件。

对于大学时代的我们来说,大学的期末考试对于中学时代简单太多,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挂科呢?一个学期的时间都在玩,直到考试前一周才开始复习。临时抱佛脚,哪怕你最后一周没日没夜的学习,结果依然不会乐观。

对于上班族的我们来说,周一上班早高峰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我们仍然会睡懒觉,而不会选择早起哪怕5分钟,最终导致了迟到的发生。

对于股民来说,“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再熟悉不过,而且明知道在中国,大部分散户都是亏损的,但是还是有那么多的个人前仆后继。明知道乐视网风险极大,但是复牌后,依然有那么多人买入,完全不把危机放在眼里。

对于烟民来说,全国媒体大街小巷的公益广告,都明确指出吸烟引发肺癌。但就他们却视而不见,到最后真的患癌了,已经来不及了。

……

如此种种,我们是不是总会在生活中找到许许多多的“灰犀牛”事件,明明事先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提示和先兆,但是由于人性的弱点,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或是视而不见的心态,亦或是麻木不仁,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

“灰犀牛”的五个阶段

为什么这些本该被及时识别和及时应对的危机最终却演化成了不可挽回的灾难呢?渥克认为拖延症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指出,无论个人还是机构,几乎每天都需要与拖延症做斗争,几乎很少有人能逃脱拖延症的折磨。得过且过,这种情况在企业、政府机构、个人生活和金融领域比比皆是,而大规模危机的最终爆发,则往往是拖延症集中放大后的必然结果。

渥克指出,人们在应对“灰犀牛”时,大多数人会经历五个阶段。我们也可以对照以下的五个阶段,套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看是不是也常犯同样的错。

●第一阶段:否认与抵触

否认就是实际已经出现却假装认为没有出现。这种情绪和行为之所以会出现,作者认为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源于人类本性、政府体制和社会体制都力求维护现状以及人们对未来的美好预期,都让人本能的对危机或者处于危机中的情景进行否认。而且当一群人产生否认和麻痹大意情绪时,更加危险。换言之,人们宁愿和大家一起犯错,也不愿意成为唯一正确的人,说白了就是随大流。我国有个成语叫“法不责众”,“中国式过马路”就很好诠释了这一点。“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是对规则意识的淡漠,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

●第二阶段:混日子

也可以称为得过且过。这个阶段就是在第一阶段基础上,人们已经感受到危险信号,但却在行动上迟迟不采取措施,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绝佳应对的机会。

“鸵鸟心态”就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中学时期学的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三番五次不听扁鹊劝告,坚决不治疗,最终病入膏肓不治而亡。

不过有的时候,或许是因为面对危机时,采取行动带来的成本与不确定性,代价较大,没有毅力和定力去采取应对危机的措施。

又或者我们会一拖再拖,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还有足够多的时间能摆脱困境,并且我们看不到局势正在一点点恶化的事实。

总之,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想办法把问题丢给将来。

●第三阶段:争吵或是犹豫

这个阶段是指危险已经来到身边,不得不采取措施的时候。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不愿面对事实的真相,通常的表现是犹豫不决,或者是所做的可能只是隔靴搔痒,只在表面上做文章,实则没有触及问题根本。如果是一个群体的话,则是在迫于必须做点什么的压力下,展开内部争吵,甚至是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进而继续贻误时机。

国足天天被人嘲笑,中国足球也是让球迷朋友们伤透了心,失望之极。面对中国足球,管理层也想出了一些办法,但是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修小补,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其实大家都知道根本在于体制问题,但是由于牵涉太多各方利益,使得管理层从来不会在体制上作出根本改变。最终也使得国足一直维持破罐破摔的情况。

好了,这么拖下去,“灰犀牛”就越来越近了,近到你几乎躲不掉。

●第四阶段:惊恐

这一阶段是指灰犀牛已经冲到了脚边,这个阶段基本上再深思熟虑已经没有可能,如果准备工作充分,则可以应对得当,如果准备不充分或者没有准备,则只有束手待毙。

在这个阶段的行动结果,大部分都是与我们的预期相差甚远,因为你已经没有太多机会得到较完美的结果了,90分拿不到,能及格就很不错了。

●第五阶段:行动或是崩溃

这个阶段同时存在行动或是崩溃两种反映,而且即使到了最后一刻,希望也还是有的。不过哪怕是挽回了局面,情况也是不甚乐观的。学霸之所以可以考高分,并不是因为聪明,可能只是更早一点发现问题和应对问题而已。而学渣只能高喊着着“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口号来自嘲。

如何应对“灰犀牛”事件

以上的五个阶段,我们是不是每天都在重复经历着呢?那么面对“灰犀牛”事件,我们应该如何去有效应对呢?作者认为主要是要防微杜渐,因为智者都非常明白,越早发现警报越好,越早处理潜在的威胁越好。否则就得花大力气去阻止危机。未雨绸缪总好过亡羊补牢。从经验研究看,应对灰犀牛事件,关键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第一阶段,重要的是怎么克服否认心理?作者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克服侥幸心理。当危险信号刚来到时,人们总是会保持乐观态度,常常认为有些危险并不会这么快发生,也许过段时间,危机就自动解除了。这种乐观的态度让“灰犀牛”不断成长,最终脱离我们的控制。

二是要去除杂音,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就金融投资而言,就是要建立和寻找更加公正和客观的信息来源。作者在文中特意探讨了世界知名的评级公司在如安然事件中扮演的可耻角色,进而指出由于存在利益冲突,所谓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有时并不见得那么客观公正。

三是防范群体性思维。个人在群体中容易丧失自我或者迫于群体压力作出有悖于理性的决策,因而作者建议要倡导独立思考,防范群体性思维。要相信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金融领域的投资永远满足“二八定律”。

四是防范源头效应。源头效应是指迷信权威,研究表明当人们听信所谓专家意见时,大脑负责独立思考的脑叶就会关闭,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五是防范逆反效应。要多听取和自己观点相左的意见,多听取异性和圈外人的观点。总之,在应对“灰犀牛”事件中,在提高预测和判断准确性方面,心理因素、预测环节和勤奋努力都非常重要。

如何应对第二阶段混日子的困境呢?

一是要树立一分预防等于十分治疗的理念;

二是要选择准确的行动时点,因为得过且过固然要付出代价,但选择正确的时间节点也很重要,无论行动太早,行动太晚,都会付出很大代价;

三是要变革奖惩机制,要奖励那些及时自主行动解决问题的人,对那些在面对可能的灾难时,及时阻止问题的人,应提高奖励的额度,总之,要用适当的机制让人们明白,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

四是公平地分摊成本,就是说如果有必要牺牲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利益,才能挽救更多的人或者避免更多的损失,那么,就必须找到有效的方式减轻被牺牲者的痛苦;

五是要正确地计算成本、盈余和投资。人们会在不同阶段,衡量自己的成本和收益。“灰犀牛”事件的发生,有时也表现为人们并没有正确的衡量成本和收益。

企业中的“灰犀牛”

对于企业来说,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的升级换代、行业布局的调整、上下游的重新洗牌这些外部环境都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客观因素。如果一个企业对这些变化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战略调整,满足于自身业务的运营惯性,哪怕是曾经的全球第一,早晚也会走向消失的境地。

2G通信时代的巨头诺基亚,无视手机外观和功能设计的变化,无视手机操作系统的变化,无视时代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这些“灰犀牛”事件,一夜之间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最终从年亿欧元的市值跌到72亿美元出售价,被微软收购手机业务部门。这是企业战略失败的典型案例。

再从内部来说,组织机构的冗杂、业务流程的缓滞、权责不明、管理混乱、贡献回报不公这些都是影响企业存续发展的“灰犀牛”,如果企业视而不见的话或者应对迟缓的话,走向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就拿华廷集团来说,目前的状态就处于“灰犀牛”五个阶段的第三个阶段当中,内部问题这个“灰犀牛”已经近在眼前,是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的时刻了。公司高层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已经开始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个影响企业发展的“灰犀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这时候就应该趁热打铁,坚定决心制定计划表,分清主次,坚决执行。借用《灰犀牛》一书中提及处于第三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谨防只做表面问题,不触及问题根本,或者说主次不分,只做些小修小补,而对重大问题视而不见或犹豫不决。一定要阻止企业向着“灰犀牛”第四个阶段甚至是第五个阶段发展。

生活中的“灰犀牛”

●健康问题

这世界上很多是金钱买不来的,其中健康就是其中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年我国主流城市中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其中接近6成比例处于过劳状态,真正健康的人的占比不到3%。从亚健康人群的年龄段分布来看,40岁以下青壮年占比达到75%,多么惊人的数据。如果一个人长期三餐不定、熬夜通宵、不做运动,偶尔身体亮亮红灯……那么当他不幸患了重疾,也绝非预料之外的事,因为重疾这头“灰犀牛”早已在他周围“伺机而动”,只是他不曾放在心上。

记得以前还在上学的时候,由于酷爱锻炼,所以连小病几乎都没得过。过了而立之年的我,也感觉到了身体在发出各种警示信号。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经常熬夜晚睡,经常久坐,这些陋习都使得身体出现了明显的不适,这些都是典型的“灰犀牛”。虽然我都知道这些“灰犀牛”正在虎视眈眈的望着我准备伺机而动,但是由于懒惰的心理以及拖延症的问题,就是不想运动,不想晚睡。总是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迟做利用健康的事情,健康这个“灰犀牛”真的是离我越来越近,是应该下定决心改变的时候了。

●学习问题

这个也是非常危险,非常容易让人忽略的身边的“灰犀牛”事件。进入职场以后,由于工作的原因,家庭的原因,使得读书学习的时间也越发减少。停止学习,安于现状,职场竞争这头“灰犀牛”一直都在你身边窥视着,一旦你不思进取毫无长进,它只需撞一下你,你便直接被淘汰出局了。

而读书学习,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所以很多的人也借着各种各样的理由不看书不学习,渐渐的也就落后于他人了。

我也非常荣幸的来到了一个热爱学习的工作单位中。要知道,看书学习这种氛围是会传染的。金融研究院在李院长的带领下,逐渐形成了看书、学习、写心得体会、分享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更加想看书……这么一个良性循环当中,这也可以看作是研究院的独有核心竞争力。大家每天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得大家一直都处于进步当中。

结语

小到个人、企业,大到政府、国家,无时无刻不是在“灰犀牛”的虎视眈眈之下。既然问题已经存在,也有征兆,那么我们就应该增加危机意识,时刻保持对危机的敬畏之心。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的治国理政风格,这些都与防范“灰犀牛”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明白问题是躲不开绕不掉的,只有尽早面对问题,从问题入手,才能更快更好的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你的“灰犀牛”事件是什么?他向你跑来了吗?你决定和他决斗了吗?

木子水告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元旦白癜风患者吃什么好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cpstreet.com/yjkzz/568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