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盛夏,业已初秋,大家可能听过这么一个词,叫做春困秋乏。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感到疲劳无力。为什么会这样呢?
8月30日,君和堂坐诊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赵鸣芳主任应邀做客FM《彭姐俱乐部》,与电台主持人彭姐一起聊聊这件事情。
你为什么会疲劳无力主持人彭姐说道,在她身边就有很多人都会有疲劳无力的状态,说话都是没有中气的感觉。赵鸣芳主任称,这种疲劳无力的状态在中医上就叫做“气虚”。而气虚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又称为“脾气虚”。而脾气虚与以下几个原因最为相关。
1
中医有句话叫做“一夏无病三分虚”,由于天气太热,热太重会损耗气。耗气则会造成气虚。这是其一。
2
由于脾胃消化功能差,吃的食物不吸收,所以不长气力,这是其二。
3
除热外,湿邪会困厄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受到影响,自然不长气力,这是其三。
4
有些女性月经量过多,中医叫崩漏,失血过多,气也会随之流失,造成气血双虚,这是其四。
气虚要怎么调理?赵鸣芳主任说,简单的气虚可以通过吃参来调理,气虚、津液不足者可以吃西洋参,西洋参是平性的,能补气生津。至于温性较重的红参,适合气虚畏冷者食用。赵主任强调,有些人不仅仅是简单的气虚,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所以要请医生辨证调理。
当然,赵芳主任也给出一张著名的中药方剂——参苓白术丸,对于脾虚、气虚、湿气大、大便便溏者有很好的疗效,参苓白术丸由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的功效。
说到疲劳无力,就不能不想到另外一个词:亚健康。你知道吗?根据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中国,每13个人中就有9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全球,亚健康人数已经超过60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85%。为什么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亚健康的危害如何?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和诊治又是怎样的呢?
我好痛苦为什么说我没有病赵鸣芳主任告诉主持人彭姐,一个月前,在他的门诊上来了一位40多岁的女性患者,她的症状是脚底心又痛又冷、心慌、全身烦躁、出汗怕冷、睡眠不好、消化功能弱,还伴有月经方面的问题。
按理说这一系列的症状应该是生病了,医院做了各种检查,没有查出什么疾病。赵鸣芳主任介绍说,从西医角度来看,这位女士是很明显的亚健康状态。从中医角度来看,所有亚健康状态其实已经是病了。
经过赵鸣芳主任近一个月的调理,这位女士睡眠变好,也不再那么怕冷了,晚上睡觉也不用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的了,总算是回归了正常人的生活。
从中医角度来看亚健康为什么现代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健康水准反而下降了呢?在弄清楚原因之前,赵鸣芳主任强调,先要明白什么是亚健康:亚健康是一种有痛苦的症状却没有达到疾病诊断标准的状态,属于西医学的概念;中医只有“已病”和“未病”之分。
亚健康的表现有哪些?躯体方面疲乏无力、肌肉及或关节、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
心理方面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
社会交往方面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中医上亚健康属于已病范畴,疲劳无力当然也是,所以大家千万不可小觑轻视亚健康,任由它的发展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要及时的调节自己,必要时还可以找医生进行调理。今天着重介绍了疲劳无力,以后,我们也会陆续为大家介绍赵鸣芳主任关于诊治其它亚健康症状的经验。
出品:君和堂中医连锁集团
策划:君和堂市场部
文稿:陈岭
编辑:西西
图片:陈岭;部分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