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艾灸,是亚健康人群的最大福音

时间:2017-11-12 14:36:43 来源:亚健康_亚健康常识 作者:佚名

还有一个礼拜就立冬了,在这秋季最后时节,好好灸灸,为冬天的到来打下结实的基础。

具体来看看秋季必须做艾灸的三大原因。

一、秋天易伤人体免疫力(营卫不和)

天气变化多样,寒热交杂,早晚温差大。皮肤腠理开合,易受寒凉,耗损阳气,免疫力下降,此时若人体阳气不足,很容易受天气刺激而出现体虚自汗,感冒流涕,过敏发烧,皮肤红疹,夜寐不安(易醒,多梦)等症症状。

危害:妇科炎症,过敏性疾病,精神萎靡,夜寐不安。

艾灸功效:补充气血、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

二、秋天干燥,易伤气损精

秋天风大干燥,加上夏天暑气蒸腾,人体津液被加速耗损,就像树木放在风大的沙漠上会快速干枯。此时人体若阳气不足,阳气固摄津液的能力会减弱,水分和胶原蛋白会加速流失。导致皮肤干油,色素沉积,暗斑痤疮,毛孔粗大,咽干咽痒,目赤目胀,月经量少,脱发,头晕头痛。

危害:皮肤过度衰老,乳房松弛下垂,肥胖。

艾灸功效:固摄津液,润肤抗衰,补气养血,濡养脏腑百节。

三、落叶悲凉,秋露凝结

秋季日照减少,阳气收敛,气温逐渐下降。风紧瑟瑟,落叶萎黄,环境悲凉,此时人体阳气不足会造成焦虑抑郁、自我评价低、消极少言;加上寒凉之气渐多,造成血瘀气滞,关节疼痛,胸闷气短,严重者会乳腺纤维瘤,甲状腺瘤,妇科肌瘤囊肿等。

危害:失眠、抑郁症、心脏病、肺痨、心梗脑梗。

艾灸功效:宽胸理气、温养驱寒、活血化瘀。

秋意渐浓,早晚让人感觉“嗖嗖”凉意。一冷一热,交替刺激,有些人就觉得自己的胃里泛酸水、恶心、上腹饱胀、腹泻等问题。这里提醒大家,天气转凉之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特别容易复发,因此,此时“老胃病”在饮食上要格外小心,同时别忘给胃保暖,小心呵护以免胃病复发。

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

秋季重点艾灸哪些穴位?

  大肠、肺两条经脉五行属性分别为庚辛金,秋季金旺,因此在秋季中,大肠经和肺经处于最旺状态。

  胆、肝两条经脉五行属性分别为甲乙木,由于秋季金旺克木,因此在秋季中,胆经和肝经处于最衰状态。

  因此秋季保健的关键就是艾灸胆经和肝经,加强胆经和肝经的功能。

  选穴:

  1、主穴:

  中脘穴、足三里穴、脾俞、胃俞。

  关元和气海两个穴位是养生灸的基础穴位,因为它们是补元阳的穴位,就像给生命之火加了一把柴。

  2、配穴:

  上腹饱胀:上脘、梁门;

  恶心呕吐:内关;

  大便稀溏:神阙、天枢;

  消疫乏力:关元;

  发热:曲池;

  大便潜血:隐白、肝俞;

  胃酸过多:阳陵泉、公孙、太冲、肝俞

  

(更多穴位查找,欢迎您在快捷菜单“艾说”-“查找穴位”查看)

hi,亲~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不错,诚邀大家留言讨论!小编感谢您的传播分享!同时,如果您想艾灸或对艾灸方法有什么疑问等,可以在下方留言,我们每天都有专人回复。

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艾暖人生

优质陈艾产品/免邮

欢迎订购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十佳医院
贵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pstreet.com/cjal/231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