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活动Q群:
国际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第一,身体没有疾病,四肢齐全;第二,生理没有疾病,有正常的生育功能;第三,精神没有疾病;第四,社会适应力良好,能正常面对各种社会压力,比如失业、天灾人祸等;第五,道德健康。
根据权威机构调查,健康的人群占10%,生病的人群占15%,而大部分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样的人群占到了75%。亚健康状态人群的主要表现为:头发枯黄、发叉,眼睛干涩,吃东西无味,经常感到疲倦,常常腰酸背疼等。其实,亚健康状态可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注意休息等来缓解。
健康四要素
要保持健康,首先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事情的发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想法和看法。压力有损健康,而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消除压力,远离疾病。因此,建议做“六好”人,想好的,看好的,听好的,说好的,做好的,得好的。
其次,要有充足的睡眠,正常应达到6—8小时。而睡眠的最佳时间是22:00—凌晨2:00,这是肝脏修复的时间。有些人虽然睡了十几个小时还是觉得疲倦,是因为他们总是凌晨2:00后才入睡,错过了睡眠的最佳时间,没有让肝脏得到休息和修复。
第三,要有适量的运动。专家所建议的运动为有氧运动,而慢跑和散步都是比较好的有氧运动。按照“三个三”安排运动比较好:一周至少锻炼3次;一次运动在30分钟左右,感到身体微微有汗即可;每次运动心跳在次左右。
第四,要有均衡的营养。很多人有一个误区,现在什么都不缺,什么都能买到,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谁还会缺营养呢?其实,吃得饱不等于吃得好,吃得好不等于吃得营养,吃得营养不等于吃得营养均衡。这也是为什么在目前不缺食物的情况下,却有越来越多的胖子和“豆芽”出现,年龄也呈年轻化。
影响健康的因素
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15%。这里指基因的遗传和饮食习惯的遗传。比如,父母得糖尿病,子女得糖尿病的几率就相对较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吃什么,子女也跟着习惯吃什么。社会因素占10%,包括失业、下岗、意外、各种社会压力等造成的影响。环境因素占7%,而我们常常所依赖的医疗因素只占8%。其实,最重要的是自我保健,它占到了影响健康因素的60%。所以个人的健康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大营养素
人体是由各种各样的营养素构成的,主要分为七大类。
一是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除了尿液和胆汁里没有蛋白质参与外,其他所有的细胞、血液、组织、器官都含有蛋白质。它的主要来源是鱼肉豆蛋奶。
二是脂肪。脂肪是人体热量的来源,还有固定脏器的作用,其主要来源是鸡鸭鱼肉等。
三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也是我们平常说的糖类,主要来源是五谷杂粮,如米、面食等。
四是维生素。维生素可以理解为维持生命的元素,虽然量小,但其作用巨大,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水溶性包括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脂溶性包括维生素A、D、E等。其主要来源是蔬菜和水果。
五是矿物质。它是参与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如钙、镁、锌、铜、锰、铁等。
六是纤维素。纤维素称为肠道清道夫,可帮助身体排毒,其作用不可忽视。
七是水。它占到了人体的70%左右,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人体缺水会造成很多病变。
影响营养吸收的因素
一是污染,比如水、大气、阳光、食物链等被污染。二是不良饮食习惯,比如不吃早餐,常吃夜宵。三是不良嗜好,比如抽烟、酗酒、常喝浓茶。四是部分加工食品,包括腌腊制品、果脯等。五是药品,可能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六是压力。
如何保障健康饮食
人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有其固有的运动规律。人体细胞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2:00—20:00。这个阶段是食物消化阶段,包括午餐和晚餐时间,中国人有喜欢午睡的习惯,其实是由于午餐吃得太饱,脑供血不足而造成昏昏欲睡状态故而想睡觉,因此中午应该吃清淡一点,吃到七分饱即可。晚餐保持一口肉四口菜的配比较好。
第二个阶段是20:00—凌晨4:00。这段时间是分配营养素的时间,特别是22:00—凌晨2:00,是肝脏修护期。这段时间不要吃夜宵。
第三个阶段是凌晨4:00—12:00。这是身体排毒时间。人体共有五个排毒器官,一是肾脏通过小便排毒;二是大肠通过大便排毒;三是肺通过痰排毒,所以不能随地吐痰;四是皮肤通过斑点和痘排毒。女人比男人平均寿命长4年,是因为女人多一个排毒器官:子宫通过每个月的经血排毒。
不吃早餐易出现如下问题:一是容易引起肝脏和子宫疾病;二是可能引起糖尿病;三是可能引起肥胖;四是可能引起内分泌失调;五是可能引起蛀牙等。早餐应吃上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和水。吃早餐的原则为量大、质优和均衡,应该吃到“三量”: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热量(碳水化合物)、微量(矿物质及维生素)。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步是喝水:水是生命之源,水能唤醒器官,然后是蛋白质,再是微量元素的补充。
来源:中国食品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