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8在所谓的亚健康面前,中

时间:2019-3-8 20:57:02 来源:亚健康_亚健康常识 作者:佚名

笔者之前写过一篇关于“亚健康”的文章,在当前强大的“亚健康”观念下,还是觉得要继续拿起笔来向“亚健康”宣战,为中医正名。

中医自古以来没有亚健康这个概念,而是在人们身体有任何不合适的情况下,都有应对中医药、经络、按摩、拔罐等多种治疗调理方法。但在现代医学面前,中医有些卑躬屈膝。

中华中医药学会年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指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准”。指南提出了很多针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方法,但仍依从于这种概念与评价标准。

现代经常有各种关于人们因亚健康而导致重大疾病甚至死亡的报道,尤其是关于医生无法自救的报道,如以下:

现山东泰山医学院42岁的蔡国栋医生猝死于手术台旁!

三天后,医院神外45岁的李迺昕医生心脏病发作猝死!

仅隔两天,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柳文,不幸逝世!

医生劳累过度是一方面因素,但另一方面,现代医学可能会归于亚健康的原因。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自己或身边有太多的人感觉身体不适,但无所适从。

笔者认为,所谓的“亚健康”概念,其实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真实的谎言。

之所以这样说,医院不能检查出来、解释不清的人们不舒适状况用一个亚健康概念来解释,说它真实,是因为确实就是这样,要不医院的医生救不了自己?

在网上搜集到的亚健康定义与描述,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同身受,觉得自己确实符合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的主要特征包括:①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②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虚弱表现;③微生态失衡状态;④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躯体方面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现代社会可悲的是,在亚健康这个真实的谎言下,我们会心安理得地承认这种不适感,也会无所适从地忍受这种不适感,医院检查不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通过设备仪器检查不出来结果,医院的医生也往往一百个解释不清楚,只能开一些与症状相符的西药、中成药也事,但问题还继续存在,而且是长期存在。其实,也有非常多的医生自己及家人也在经受着这种亚健康的影响或折磨。

现代医学检查不出来这些亚健康,也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只能从注意休息、营养膳食、运动、保证良好情绪等角度提醒人们来改善这种状况。

中医跟从现代医学制定亚健康这种概念与观念是不对,尽管提出了很多应对干预方法。重大疾病或死亡的结果是人们长期“亚健康”的结果,也是人们将“小疾病”视为亚健康的结果,心脏病发作猝死绝不是偶然的事件,是人们身体长期防御不当的最后一站,前面亚健康特征里提到的“心悸胸闷”其实已是身体的第三道防线出现问题了,但现代医学无法检查或有效解决,而是归为亚健康,于是忙碌的人们带着这种亚健康状态继续高强度工作,没有治疗,最后出现猝死的必然结果。

中医是讲防未病的,这个防未病,既指在生病前就要注意各种养生,也指出现任何不舒适状况,都要及时治疗,哪怕感冒(伤寒疾病)及可能的后续发展,也要分十几种证状对待治疗,争取不留尾巴。当我们把各种不适证状消灭在萌芽状态时,而且中医有各种方药做到这些,我们还会产生多少重大疾病?

中医对人体自身问题有成体系的全面认知了解,有成体系的成熟的应对方式方法,完全不应该有“亚健康”这种概念或观念。现在人们经常慨叹,得病的人越来越多,医院越盖越多,医疗费用越来越高,如果我们还一如继往地忽视中医,那我们永远摆脱不了这种状况。

中医应该挺起身板大声地说:让所谓的“亚健康”滚一边去!

天呀-文建军

赞赏

长按







































白蒺藜的功效与作用
中西医诊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pstreet.com/cjal/643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