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ldquo亚健康rdquo的

时间:2021/5/15 12:29:16 来源:亚健康_亚健康常识 作者:佚名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方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0113.html

  阳江获地方立法权后,“首法”题定漠阳江保护。

  去年9月,阳江获得地方立法权。综合考量后,市人大常委会确定《阳江市漠阳江流域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我市首个立法项目,借法治化手段弥补行政监管的短板,保护漠阳江。

关于漠阳江,你知道多少?

  海拔上千米的大云雾山位于云浮市西南角,峰顶终年云遮雾绕,山体植被茂盛。在山的南侧,阳春市河镇境内,一汩汩清流从浸润的山体中流出汇合,蜿蜒向南,漠阳江由此发轫。

  虽发源于大云雾山的高山深谷中,漠阳江却成为了漠阳大地高凉文化最厚实的承载,成了阳江的母亲河。它自河镇云帘村流出,一路奔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阳江人。

  资料显示,漠阳江自北向南流经阳春市、阳东区和江城区,干流全长公里,流域总面积达到平方公里,我市流域面积占93.1%,境内流域面积占我市总面积的71.7%。其中,河流以合水镇、双捷拦河闸为界,分为上中下游,而源头,位于云浮与阳江交界的阳春市河镇云帘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漠阳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状况整体良好,但部分河段水质每况愈下。产业布局的失衡、农业面源污染、部分监管薄弱等问题都成为漠阳江水质及生态环境的“隐形杀手”。

水质堪忧的中下游水域

  3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人大法制委委员、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环保专家学者30多人沿漠阳江进行实地调研,为《条例》立法项目做摸底考察。

  立法调研便从云帘村开始。由于前几日连绵的阴雨天气,贯村而过的溪水比往常多了许多,尽管如此,溪流并没有因为水量的增加而变得浑浊,依然清澈见底。

  去往源头的路需要步行。途中,溪水与道路相互缠绕,溪流多次漫过路面。步行近一个小时,调研组方才抵达源头。源头处,林密谷深,溪流中多为风化碎石,大小不一。溪边,当地政府竖立着一块呼吁保护母亲河的大型公益广告牌。

  保护源头的行为当地政府早已有之。但源头溪涧边随意扔下的矿泉水瓶、塑料袋等垃圾,也让立法调研组对漠阳江源头多了一丝担忧。据了解,这些垃圾大多为来此户外登山者遗留。

  顺流而下,考察组又先后来到阳春市市区、合水镇、潭水镇镇区排污点。相比源头,漠阳江中游地区的地势逐渐平缓,水面开阔,河水渐深,难以见底。

  在合水镇的一处排污口,考察组成员直呼:“环境一次比一次差。”站在江边望去,远处山峦层叠,近处是波光粼粼的漠阳江,江上渔舟出没,本应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但排污口周边的成堆垃圾,熏天的臭气让人迅速跳出画面。

  “居民环保意识落后,这不是十年、二十年的宣传就能提升的,这大概也成为了漠阳江保护和阳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最大的阻力。”一位调研组成员皱着眉头,痛心地感慨道。

  再往下走,污染情况并没有改善。在阳春市区的一处排水口,河边竟隐藏着一家洗碗厂。该厂洗涤过后的污水,未经任何设施处理,直接排往城市排污口,流入漠阳江。见状,调研组成员愤慨不已,同行的职能部门当场对该厂进行了关停处理。

  在潭水镇政府附近的一个排污口,记者看到,污水呈现出墨绿色,江面上一只死猪顺水漂下。一个考察组成员调侃道,这应该是漠阳江污染的一个缩影了。据了解,下游的三江渡头、入海口北津港的水质环境也并不理想,沿河分布着十来家养殖场。

漠阳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虽然当前漠阳江干流水质状况整体较好,但如阳春市市区和江城市区河段污染物超标率和超标倍数逐年呈上升趋势,阳东区饮用水源监测断面处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也呈显著上升趋势,前景不乐观。

  根据预测,到年,漠阳江流域内城镇人口将从年的96.76万人,增长到万人,GDP将出现三倍增长速度。由此导致的流域点源污染物排放增长明显,到年,点源COD和氨氮排放增长幅度分别为34.3%和96.3%。

  其中,江城区的点源污染尤其明显。到年,江城区点源产生的COD将占到全市总污染量的一半以上,达到53.6%,氨氮占全市总污染量的92.2%。这一切,有人把它归咎于城市开发强度的增加、人口的大规模聚集和城市建设面积的扩张也不无道理。

  目前,漠阳江流域内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产业布局尚存不合理现象流域内污染物的排放量占据绝大部分。一些造纸、炼钢及淀粉相关制品制造企业污染治理水平不高,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有建设项目,企业主环保意识淡薄,偷排偷放等行为让漠阳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同样不可小觑。据统计,年,漠阳江流域有养殖场超个,种植业面源的COD和氨氮负荷分别占全流域排放量的60%和30%左右。究其原因,大多为流域内较多湖库周边畜禽养殖和农业种植污染均直接进入水库,这也导致大多数水库水质长期处于Ⅲ类以下。

  近年来,生态破坏和农村污染问题也逐年凸显,局部地区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一遇大雨,泥沙俱下,河流污浊度上升。而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普遍较差,缺乏完善的人畜粪尿收集和处理系统,生活垃圾随意堆放,造成河道淤积和水体污染,对饮用水源构成威胁。

  真正让人头疼的是,虽然法律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河道的主管机关,但由于地方河道的水质、水量、水环境、水功能以及河道、航道、水污染、河岸建设分属不同执法部门,形成了“九龙治水”的局面,处理违法行为时,难以形成执法合力。

  对此,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河道管理范围的管理责任以及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的界限、规划不明确,导致有关部门在利益驱动下,在河道保护管理过程中,互相扯皮、推诿,从而衍生出漠阳江处在“大家都管、大家都不管”的尴尬状态。

亟盼科学立法保护好漠阳江

  由于上位法较为宏观,因此,一部结合我市的实际,专用于加强保护漠阳江流域的地方性法规就显得尤为重要。

  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叶光沛对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首部地方性法规课题定为漠阳江流域保护作出了解释。他说,阳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成本太高,而且无论是出于未雨绸缪还是亡羊补牢,通过法律手段去保护母亲河,是一件“对得起老百姓”的事。

  “流域综合管理是国际上的主要模式和趋势。《条例》的制定将有助于加强漠阳江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增强防汛抗旱能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有助于提升阳江人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体现当地政府绿色发展、依法治市的理念”。作为立法调研组的专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古小东说,立法保护这是阳江基于现实之举,也是百姓心声。

  事实上,立法历来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一段艰苦卓绝的过程。“首先,地方性法规要有地方特色,不能与上位法相冲突、相抵触,也要注意避免与上位法的内容重复。”古小东说,与上位法相比较,地方性立法需要结合地方实际,对立法的内容进行细化规定,使其具有地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古小东说,立法的难度不小,一般需要有走访调研、草案拟定、专家论证、民意征询和草案审议的“三审三读”等过程,从确定立法项目到审议通过最快也要半年以上。既要把握立法的速度,更要注重立法的质量。

  鉴于漠阳江的现状,古小东说,漠阳江上游水质虽能达到Ⅱ类以上,但中下游水质普遍呈恶化、下降趋势,而且漠阳江还面临着河堤两岸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水以及周边生活垃圾的冲击;此外还有水资源管理、河道管理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立法予以解决。

  记者了解到,整部《条例》将涉及漠阳江流域的整体规划、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河道管理、部门职责界定、法律责任等内容。

  对于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叶光沛很有信心。他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对地方立法工作热情高涨,力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力争年底让该部地方性法规能与市民见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pstreet.com/smwt/1025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