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问题蛋,蛋壳质量差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1/3/21 19:34:34 来源:亚健康_亚健康常识 作者:佚名

鸡蛋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蛋黄,蛋清,蛋壳膜和蛋壳,其中蛋壳膜又分为壳内膜和壳外膜两层;在蛋壳最外层又覆盖一层蛋白质透明薄膜,称为角质膜(胶护膜),上面布满贯穿到蛋壳膜的气孔。影响鸡蛋蛋壳颜色的色素层,就分布于蛋壳和角质膜之间。

一、蛋壳的组分及含量:

碳酸钙:94%-97%(蛋壳重量约为1.7-2.5克);磷:0.3%;镁:0.2%;钠,钾,锰,铁和铜:微量有机质:2%,由两种组分构成,其中主要成分基质蛋白质,为富含硫分子的蛋白和多糖混合物;具有稳固蛋壳的作用,也是蛋壳上碳酸钙附着的基石。另外一种有机质组分为色素。

从蛋鸡的角度看,凡是与蛋壳/色素有关的因素,均会对鸡蛋的“脸”色造成影响。

二、不同“脸”色成因

1.血壳蛋:蛋壳各部分均有可能出现,血斑大小不一

可能原因:

1、蛋鸡阴道细小血管被过度压迫破裂,在初产蛋鸡和体重过大鸡常见;

2、鸡群争斗,啄肛;

3、突然增加光照时间(尤其是在冬季);

4、螨/虱感染(肛门部位)。

2.白“项圈”蛋:通常由于两枚鸡蛋同时进入子宫并相互碰撞导致蛋壳正常钙化过程受阻,第一个进入子宫的蛋壳外会再附着一圈钙质,看起来酷似白色项圈。

可能原因:

1、鸡群应激;

2、光照制度变化,例如冬季为刺激产蛋,额外增人工光照;

3、疾病因素:传支。

3.粪便蛋,灰尘蛋

可能原因:

1、饲养管理:自动集蛋系统被污染;产蛋箱垫料不及时更换;

2、日粮:日粮中不溶性非淀粉多糖过多,霉菌毒素,饲料中钠水平过高;

3、疾病:肠道亚健康,代谢紊乱。

4.苍白蛋,或色素附着不均蛋:泛指与本品种相比,色号较浅

可能原因:

1、生理:通常母鸡分泌的色素量相对恒定,随日龄增加蛋重增大,蛋壳颜色就会变浅;老鸡通常会产浅色蛋,特别是当她刚刚经历了一个相对集中的较长产蛋期;

2、日粮:任何营养素的缺乏,包括日粮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等,都会影响蛋壳颜色。锌,铜和锰通常被认为对色素的转运至关重要。也有研究表明补充镁可以改善蛋壳颜色;

3、疾病:减蛋综合症,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都可以损伤输卵管,引发蛋壳颜色变浅或其它问题;

4、体内外寄生虫:严重的线虫、毛细线虫和红螨感染时,会影响蛋壳质量并产生灰色蛋;

5、药物:球虫类药物,尼卡巴嗪,会干扰蛋壳色素形成;

6、饲养管理:物理应激、环境应激和营养应激,都会干扰色素的正常形成。

7、高温暴晒:把鸡蛋放于高温阳光充足环境下暴晒,也会引起蛋壳颜色变浅。

5.钙包蛋:蛋壳沉积过多钙质。

可能原因:

1、子宫机能受损;

2、输卵管炎;

3、蛋壳钙化过程受到惊扰或应激;

4、日粮营养不均衡/缺乏:例如,日粮钙水平过高;

5、日龄:老鸡易产钙斑蛋;

6、品种原因:某些蛋鸡品种产钙斑蛋几率较高。

6.斑点蛋:斑点有可能是白色或褐色,与钙斑蛋类似,但斑点一般较小。斑点有可能是沉积的色素或其它物质。

原因:

1、蛋壳钙化过程应激或干扰;

2、日粮营养不平衡:例如钙含量过高;

3、疾病。

7.花斑蛋:蛋壳部分半透明,表面呈花斑状状或玻璃状,蛋壳通常较薄且易碎。

可能原因:

1、疾病:滑液囊感染类疾病;

2、霉菌毒素;

3、日粮中镁缺乏;

4、饲养密度过大;

5、产蛋结束后,蛋壳未迅速干燥时,以下情况会加重花斑蛋(鸡舍/鸡蛋储存间湿度较高;养殖密度过高;疾病)现象。

8、沙壳蛋;指子宫部分分泌的钙质未得到酸化而以颗粒状沉积在蛋壳表面

发生的原因:

一、因蛋缺锌使碳酸酐酶活性降低,导致蛋壳钙沉积不均匀;

二、钙过量而磷不足时,蛋壳上发生白垩状物沉积,使蛋壳两端粗糙如沙;

三、由于输卵管部感染病毒使子宫部上皮细胞破坏,导致沙皮蛋出现;

四、由于蛋鸡受到急性应激使蛋在子宫部滞留时间太长,而额外沉积了多余的“溅钙”。

如上所述,除品种、饲养管理和疾病的因素外,日粮中影响鸡蛋“脸”色的因素还真不少:例如熟知的钙、磷、VD3;同时,镁、铜、铁、锰和锌也参与其中,维生素K和某些氨基酸对钙和骨骼有机质的周转也有影响,甚至一些B族维生素(叶酸,烟酰胺和VB12)也会影响到蛋壳颜色和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pstreet.com/smwt/938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