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半年,我们看尽了人间冷暖。
经过一场意外才突然醒悟:
这世间,除了生死,别无大事。
普通人能够健康地活着,
有亲人好友在侧,已经是莫大的幸运。
年轻时总想着拼命赚钱
却忘了好好照顾当下的自己
也许钱对于生活品质影响不小,
但是钱,哪有健康重要?
为此,
我们实地采访了部分市民
发现如今天津人的“健康观念”
已经开始有了变化:
??
01只想要报复性存钱如果没有收入,你的存款能够支撑多久?
这是疫情突如其来时,最受热议的一个话题。
“50块钱以上的活动别叫我。”以前是个玩笑话,但现在可能是认真的了。
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对抗风险最重要的基础,只能是财富和物资。
可以预见的是,后疫情时代,人们会更加追求稳妥的就业,性价比更高的消费,甚至报复性存钱。
02健康,才是最大的挑战据数据显示,中国符合世卫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70%的人正处在“亚健康”状态。
而“亚健康”的下一个状态可能就是慢性病,当前我国已经有3亿的慢性病人群,占据了我国人口近1/5。
可以说,人这一生遭遇到慢性病的几率,比遭遇流行病的概率要大得多。
更致命的是,人们对于慢性病有一个极大的误区:总误以为慢性病是老年病,所以中青年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