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大量进食肉类美食,我们周围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越来越感觉到大量进食高胆固醇饮食的害处非常多,于是社会上又兴起了一浪又一浪的素食风,很多所谓的“专家”大谈特谈素食的好处,好像素食者不得病一样!最少英国和我国台湾的两项研究表明当身体质量指数逼近或者超过健康水平上限(23.9)时,素食主义者患胆结石的风险就已经高于非素食主义者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肝胆胆汁的三者关系
肝脏分泌胆汁,胆囊储备浓缩胆汁。一般来说当脂肪抵达十二指肠后,十二指肠上的内分泌细胞会向胆囊释放出化学信号-缩胆囊素,胆囊接收到信号以后开始收缩,将胆汁通过胆总管排放到小肠部位,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是胆汁的成分比较复杂:有水、胆汁酸、胆盐(胆汁酸与两种氨基酸结合生成的化学物质)、肝脏分泌的胆固醇、卵磷脂、红血细胞的降解产物-胆色素等组成。正常情况下胆固醇与胆盐、卵磷脂按一定的混合比例呈微胶粒状态悬浮于胆汁中。一旦其中的一类物质发生改变,往往就会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生风险。一般来说肝脏分泌了过多的胆固醇,或者产生了过多的胆色素,消耗不掉沉积在胆囊里,就容易结晶成块,即胆结石。如果缩胆囊素释放受阻,就会导致胆汁不能及时排空,淤滞在胆囊中使得胆汁浓度进一步增加,也容易诱发胆结石。
素食是一种不食肉、家禽、海鲜等动物产品的饮食方式,有时也戒食或不戒食奶制品和蜂蜜。因此素食并没有排除高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高糖分、高热量的食物,比如薯片、酒、蛋糕、曲奇饼干等。另外,素食并不意味着健康的饮食习惯。素食也有可能是低纤维、同时伴随高精制淀粉的,比如以精米和精致面粉为原料而缺乏粗粮的摄入、用蔬菜汁或水果汁代替完整的水果和蔬菜、处理土豆等富含淀粉的蔬菜时去掉外皮等。
临床有些患者,他们在摘除胆囊之后没有很长时间,复查却发现胆道又生出了结石。一问之下发现,他们中不少都是术后对自己饮食极为严苛,极少近荤腥。这个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脂类缺乏的饮食习惯给胆道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因此素食者有可能增加胆囊结石的风险的!为了您的健康。必须根据您个人的健康资料来确定饮食结构。
作者简介
张建忠虞山国医馆馆长主任中医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肺系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呼吸病﹑过敏性疾病和肥胖相关代谢性病﹑亚健康各症﹑疑难杂病(胆石症﹑银屑病﹑萎缩性胃炎)的纯中医调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